“你有freestyle嗎?”隨著這梗席卷了互聯網后,《中國有嘻哈》燥了一個夏天,出乎意料地火了,原本小眾的hiphop成功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自6月24號首播以來,節目經常出現在微博熱搜之中,網上有關節目的推文更是鋪天蓋地。各種關于《中國有嘻哈》的商業價值分析,營銷分析,運營分析,爆紅的原因分析等等文章就沒有停過。
可是,觀眾的真的懂了什么叫嘻哈嗎?
這是一個很深奧的問題,作為一個90后,且對音樂一知半解的我也回答不上來。哪怕是一名資深音樂人,我想也難以給我們一個準確的答案。
之所以會想到這個問題,是覺得似乎《中國有嘻哈》之后,人們對嘻哈的理解就已經偏了。
什么是嘻哈?
或許你的第一反應是說唱,饒舌,讓你停不下來的RAP。腦海里浮現出來的畫面就是《中國有嘻哈》RAPPER說唱的場景。
但是,嘻哈不只是有說唱,RAP不是嘻哈的全部。
其實,只要我們網上一搜,就會發現,嘻哈不僅有RAP,還包括了DJ、涂鴉和街舞,以及潮牌、滑板、街球等各種街頭文化。
制片人陳偉是這么說的,“我們身邊很多潮牌、奢侈品,其實都是嘻哈文化的底子,反戴帽子不嘻哈嗎?帆布袋寫字母不嘻哈嗎?明星們去買的潮品,都是嘻哈的底子。”
由此可見,嘻哈代表的不是某種東西,而是一種文化。也如陳冠希所說,“hiphop不只是外表,是一種精神,一種生活方式。”
現在,人們聊起嘻哈想到更多地是RAP,這也沒什么好爭議的。畢竟在整個文化當中,相較于DJ、涂鴉、街舞,RAP的傳播度會更高,因為它是音樂的一種形式,和其他的音樂形式一樣具有一定的傳唱度,只要你會唱歌,隨時隨地都可以跟著哼幾句,哪怕不怎么好聽。
而DJ、涂鴉、街舞等內容又有所不同,不像RAP一樣,你隨時都能來一段,對于專業性的要求也會更高,都是需要進行一定的訓練才能做得到。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它們需要一個特定的場景。不像RAP那樣,你上班可以來段放松自己,走在街上可以唱個幾句,玩游戲可以哼上一段。但你要說突然在辦公室、街上自己就來那么一段街舞什么的,那場景就有點尷尬了。
另外就是這些都是具備一些場地、器材,不像RAP,甭管有沒音樂我都可以來段freestyle。
除此之外,嘻哈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潮牌、奢侈品。
潮牌、奢侈品,可能更多地是表現為一個人在衣著上對時尚的某種追求。可是又因為過于生活化,反而難以引起人們的注意。
反帶帽子、帆布袋寫字母、穿潮牌,看到這些,你會說上一句“喲,這很嘻哈喔”嗎?顯而易見地,不會。畢竟大多數是還是看了《 中國有嘻哈》才知道嘻哈文化,才去了解嘻哈文化。
我很喜歡《中國有嘻哈》這檔節目,不管別人如何評價,至少它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嘻哈,讓更多的人了解嘻哈。哪怕只是節目以RAP做為比賽的方式,更多地只是涉及到RAP,但嘻哈文化還是走進了大眾的視野,讓更多的人熟知。
最后,我希望地是人們知道的不是嘻哈是RAP,而是RAP是嘻哈,嘻哈不僅有RAP,還有DJ、涂鴉、街舞等等街頭文化;希望喜歡嘻哈的人,對它能投入更多的感情,去更了解嘻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