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是什么?
在我看來,執行力是一個想清楚弄明白你的目標是什么,怎么做,為什么做以后所表現出來的一以貫之的行動。這樣的定義就可以知道沒有執行力,不是說懶惰,或者沒有行動,而是沒有想清楚那三個問題,做什么what,為什么做why,怎么做how。你被尿憋的時候不需要有執行力,立刻要去上廁所。因為你知道自己的明確目標,以及怎樣做,為什么要做。
好的執行力包括兩個步驟,想與做。為什么我們的很多想法還沒做就結束了呢?
自己把目標說出來,被別人的冷嘲熱諷澆滅,或者被自己獲得的虛假滿足感麻痹不愿意付出行動。
思考不周密,預先對困難評估不足,然后被困難嚇倒了。
這都是因為腦中的杏仁體情感作用下消滅了大腦前額葉的理性指令,導致根本就還沒開始就結束了。這也是人在進化要克服的痛苦之一,要知道何時去壓制住感性的杏仁體。
執行力有多重要,為什么要有執行力?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在問獨立思考有多重要。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就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這個人可以是打卡社群,老師家長,總之不是你自己想去的地方。被帶過去,并沒有太壞,可問題是你沒有意識主動掌控。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往往更加快樂,雖然看起來不那么合群,但他們能真正達到自由。
怎樣培養執行力呢?
先從培養獨立思考能力開始,不斷地想一個問題。
執行力的關鍵是思考清楚,有獨立思考能力其實就是在一件事情上思考足夠長的時間。方法就是在一個本子上記錄自己的問題,然后不斷地更新迭代,每天都看和寫。時間長了這方面你思考多了就會理解比比人深刻很多。
比如這樣一個概念:最小阻力。
在股市上,這叫大趨勢,在生活細節上,原有習慣的基礎上去添加一些活動就非常容易,比如,流程化生活。
“若干年前,我常去健身房的時候,會見到林沛渠先生,他是健身冠軍,健身的時候非常壯觀,需要將所有的重量加上去那種,他很少說話,有人對他說話,他常常都是毫無反應。
有一次,有個人問他,林老師,你是如何練的這樣的?林老師,想了一想說了兩個字:堅持。那個人聽完后,什么話也沒說,就憤憤的走開了,腦補一下那人的心理活動,你不想說就算了,說什么堅持,裝什么裝!
可是,以我對林老師的了解,以及他人品的了解,這是他的大實話。他也想不出有什么技巧比堅持更重要。可大多數人不愿意相信堅持是最大的秘密。他們以為自己很懂堅持,真的不明白這些做什么都堅持不下來的人會以為自己真的懂得堅持,大多數人真的以為自己懂堅持嗎?
然后就是要把做什么,怎么做,為什么做想清楚。”以上這兩段可以說是點亮了人的思考能力強弱的根本原因。就是以為自己的懂,和實際懂之間的差別。
我們開始先想好目標,一定是單獨想好這一個問題不考慮其他如何實現的步驟,然后再下一步。在做的時候會有調整,整個實現目標的五大步驟中,每一步單獨做,然后再循環調整。所以執行力的保證一定是想與做互相循環的過程,其中最大的干擾因素就是杏仁體。在做的過程中就是要弄清楚,做什么,怎么做,為什么做。這三點是我們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搞清楚的,否則就會后勁兒不足,熄火。
感受細微變化和細微差異的能力讓人變得耐心有執行力
歷史書中達芬奇最擅長于感受細微變化,達爾文最擅長于感受細微差異。
《達芬奇傳》,羅馬教廷為占領弗洛倫薩,使用了一個秘密,在修女每天都要舔的塑像上涂上一種菌類神經毒藥,導致修女們各種發瘋,但人們都不知道為何會這樣,只有一種傳言說佛羅倫薩被上帝詛咒了,教廷開始部署軍隊。
達芬奇受過良好的教育,讀過很多書,善于思考和觀察,幾經調查后發現修女每天晚上都要親吻神像的腳而后再去睡覺,修女們親吻腳后就會全身奇癢無比,五臟六腑產生火燒一樣的疼痛,還會產生一種幻覺,所以他將整個雕塑洗了一遍,特別是腳部清洗了一遍,修女們發瘋就自然消失了。
是誰把這種菌類毒藥涂到神像腳上的呢,一定是羅馬教廷啊。
羅馬教廷的圖書館里有大量的禁書,不讓普羅大眾知道,是他們保護起來的秘密,都是實用知識,不能讓大眾知道,如果知道了,他們就不能裝神弄鬼了,就不能愚弄大眾。
這能力是區別1%和那99%的人的關鍵。我觀察那外面陽光的射線,從桌子上一點點移開然后到了墻上,再到天花板上,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不是不可撲捉。
我們沒辦法從頭再來,我們只能將就著繼續。。。
我們想要改變自己的時候,千萬不要幻想著一下子怎么樣,也不要幻想著最終變成完美的人,我們從始至終只能在不完美的狀態下執拗的走下去,了解這個真相之后,可以馬上修訂的策略是,當你決定從新做人之后,你要和過去不一樣了。
你知道你最好只著手改變一個方面,一次搞定一個,然后再搞定下一個。。。
更重要的是,你知道你不可能改頭換面,你知道你必須繼續承受歷史的結果,你知道你永遠是不完美的,你知道你的任務是漸行漸修,而不是一蹴而就。清楚的了解這個真相,會讓你變得更為堅強,更為耐心,當然也就變的更有執行力。有一個學習方法就是JFDI,自行查閱,就是這種接受現實,既不抗爭,也不逃避,就是應對處理的心態,讓你更加有耐心。
這個過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對固有惰性的克服。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發現了一些經驗:
1改變真的只能是漸進式的。
解決辦法真的只有耐性,讓自己以年十年為計,不要低估遠期效益,不要高估近期收益。
2大腦杏仁體和前額葉的打架沖突。
坐享,運動,睡眠都可以提高自我認知能力。
2.1為了克服杏仁體的誘惑,李笑來給了很多實用的技巧。
2.2哄它
規律的拒絕它
適當的自我放縱
2.3騙它
向它描述“未來的我們”
2.4向它闡述“偉大的意義”
先拒絕一次,然后有規律的拒絕,拖延一段時間再讓杏仁體行動。
這事其實很簡單
請你把呼吸降到每分鐘5次左右,關鍵在于降低呼吸速度
請把你的呼吸速度降低至每分鐘5次左右,也就是說,4到6次之間,也就是說,每次呼吸過程大約12秒上下。
李笑來的寫作執行力
拿李笑來對寫作這件事的看法,他的思考實際上是很深入的。他的目標就是寫作,
- 寫什么呢?寫對人有用,提高認知水平的東西。
- 怎么寫?不斷提高輸入質量更多的思考處理和輸出。
- 為什么做?因為想幫助更多的人,從而改變這個世界。
每天寫文章,不管發表不發表,這些年我每天都寫3000字,從來都沒有斷過,不光是執行力,而且是一種很強很強的執行力。
1我知道寫作是什么? 我比大多數人更知道,更清楚。
首先,寫作是一種溝通方式,而不僅僅是表達方式;其次,表達是為了溝通,所以,溝通效果遠比修辭重要一萬倍;最后,表達的是思考結果,所以,思考正確更為重要。。。
請你仔細體會,我對寫作的理解,關于這個what,我是不是理解的足夠深入,我覺得是的,否則我的執行力一定會大打折扣,甚至即便執行力好,到最后,拿出來的東西還是很差。
2至于我為什么要寫作,我為什么要堅持寫作,為什么要持續寫作,我為什么到了今天還是寫作?最初的寫作就是很累的呀,為了讓自己有足夠、持續的動力,越來越強的動力,我必須要想辦法為這個行為賦予極大的意義。到了最后,我想到了。通過寫作改變世界這世界是由人構成,改變人就改變命運。忙著改變世界呢。我有很大的動力去做這件事情。
我在很多場合都說過的,我個人保持動力的辦法,想盡一切辦法,為要做的事情賦予極大的甚至偉大的意義,這個就是執行力中的why,我們干什么事都需要執行力,所以我們要對所干事情的why有清楚的了解。
3更大的關鍵在于:
我知道怎么寫。我知道寫作應該怎么寫?
我知道寫作不是一蹴而就,有時候必須列大綱,有時候需要信馬由韁。
我知道收集素材,資料,不能靠臨時抱佛腳。
我知道寫過之后放起來,發酵一段時間之后,在重新來過
我知道怎樣制造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
我知道靈感那東西根本不存在。
我知道漫長的思考漫長持續的寫作中一定會有意外的好運。
我知道如何長期持續穩定的輸入。
等這些都有了,我的執行力一定是非常強的。
what、how 、why代表一個三角形的三條邊,某個要素了解的越清楚我的那條邊就越長,我那個三角形每個邊都很長,我那個三角形面積必然比別人要大很多很多。
執行力三要素中的一點想清楚就可以開始做了在不斷完善中提高執行力。
那現在我們要討論一個執行力本身的執行力,也是一個what,why,how
一個人對某個任務的執行力。首先,what是“提高執行力”;其次,why是我們要深入了解為什么我們必須提高執行力;人生要成長,就必須提高執行力。最后,how就是我們如何才能通過一些具體的行動真的提高自己的執行力。需要長期摸索和積累
還有一個重要的例子是玻璃的生產和使用,直到最近才知道玻璃的組成成分
還有一個例子是坐享。元認知能力的存在人們幾千年前就知道坐享的好處,但真正知道what 和why的還是到近代科學發展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