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把重心放在如何投資理財上,對于本身的職業風險一直有所顧慮,雖然之前研究過關于保險的相關事宜,但是也不過是粗略看了個概況,對各種專業術語也并不理解。最近聊到了一位做保險理財的朋友,經過他的指導,真的收獲很多。
保險這個東西,說到底還是要根據自身的需求和自身的財務狀況靈活配置。保險品種繁多,歸根結底主要有壽險,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等。壽險就是當被保險人因意外或者疾病離去,受益人可以獲得保額的補償。意外險就是為了當出現意外相應獲得的保額補償,以減輕相關費用。重疾險即因突然得知身患重病相應獲得的保額補償。醫療險主要解決因住院醫療等方面的開支相應獲得的補償。
你投保的保費越多,獲得的保額相應越多。我們買保險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買平安,為了減輕未來可能出現的不利狀況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所以被保險人,應該是一個家庭的經濟支柱,對家庭質量貢獻最大的那個人。
另一方面,影響保費的因素主要有年齡,職業風險,保額高低,保險本身的突出功能等。例如重疾險都包括哪些重癥,當然越多越好。成人保險,越早買越好。
其次,關于保額多少與保費之間的權衡,主要需要投保人判斷,先估計一下大概每年可以投多少錢用在保險上,可以讓工作人員多算幾個配比的方案,自己篩選出最適合家庭狀況的方案。
另外,關于投保哪一家保險公司,還需要多看多了解,我是因為同學剛買了這個產品,而且產品的評價很不錯,就直接找朋友做了,終身壽險和重疾,70歲的意外,外加附加險等。
希望買了長期保險就不要覺得貴堅持不下來,那樣就太不劃算了,所以一開始就要想清楚買保險究竟是為了什么。也不要過分依賴客戶經理,往往會出于利益的考慮,讓你投過高的保額,實則并不合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