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我們該從何開始?

01

“新的一年,為了我的奧迪、老婆的迪奧、孩子的奧利奧加油,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不要假裝很努力,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結婚一周年,讓我感到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結婚不是從此只有兩個人面對面,結婚是兩個人牽手共同面對這個世界?!?/p>

……

2018年,“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這句話已經成為網絡名句,在微博、朋友圈被廣泛轉發,有人甚至把它作為個性簽名以鞭策自己。

但與此同時流行的還有“佛系”一詞,“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萬事隨緣”。于是,“佛系戀愛”、“佛系婚姻”、“佛系愛情”、“佛系朋友”等很多詞也冒了出來。

“去相個親吧?”“隨便啊?!?/p>

“咱們結婚吧?”“你看著辦吧。”

“咱倆散伙吧?!薄岸夹?。”

這些“佛系青年”表面上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其實內心充滿著焦慮,對生活的不滿和無奈已經迫使自己的內心逐漸麻木。

因此“一切隨緣”背后真正的獨白其實是:“我害怕得到,也害怕失去”“我對愛情和生活已喪失信心”“我喪失了去愛的能力,就這樣得過且過吧”……

許多人拼命地為幸福而奮斗,幸福都可能來的艱辛,去的容易,如果再來一副“佛系”的態度,又怎么可能收獲真正的幸福呢?

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為自己的幸福而奮斗?

02

哈佛大學曾用76年的時間,跟蹤記錄了724位男性的生活、工作和健康狀況等,以探究到底是哪些因素影響了個人幸福。

這些被試者被分為兩組,一組是哈佛大學大二的學生, 一組是來自貧民窟的孩子。這些年輕人逐漸長大成人,成為了工人、律師、磚匠、醫生……有的從社會的底層一路走向了最高層,也有人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這項有關成年人生活研究歷時最長,過程極為不易的研究,究竟帶給我們怎樣的答案呢?

結果,這項研究最終給我們所有人端上了一碗濃濃的雞湯,最終研究結論是:無論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還是從貧民窟走出來的窮人,不管你是風光萬丈,還是碌碌無為,最終決定內心是否有充足幸福感的,是我們與周圍人之間的關系。

那些與家人、朋友以及團體有著良好關系的人,會更加開心,家庭更加幸福,身體也更加健康,衰老和記憶力衰退的速度都會減慢。

“既然幸福和睦的婚姻對健康是有利的,但為什么我們總是辦不到呢?”這項研究的第四任項目負責人Robert Waldinger教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也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思考的一個問題。

教授是這樣回答的:“因為我們總喜歡找捷徑,找到一種辦法來解決所有問題。但人際關系是麻煩而又復雜的,與家人、朋友相處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而且需要一輩子投入,無窮無盡?!?/b>

03

那么,你為你的幸福付出努力了嗎?

你是否習慣將他人的付出看做理所當然,而忘記了感恩?是否對他人要求太多,卻不懂得改變自我?是否因為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那些最愛我們的人?

不管是對父母、孩子、愛人、朋友、同事……我們那失去理智的爭吵可能成為破壞人際關系的導火索,那些有口無心的話也會成為打翻友誼小船的不定時炸彈……

由于我們的基因、從小的生活環境以及平時思考問題的方式等原因,我們的認知和思維模式常常有著特定的路徑。但是,這些路徑卻不一定都是積極的、健康的,它可能是扭曲的、錯誤的。

我們的大腦里有數以億計的神經元,不同的神經元互相連接,從而形成了我們思考問題、看待事物的特定路徑。

不過,幸運的是,研究發現這些神經元是可以改變的,就像“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樣,只要我們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思維,讓它們多多走那些積極的道路,而避過諸如“應該化” “恐怖化”思維的道路,我們就會逐漸改變我們看待事情的方式,更加理性地管理我們的情緒,從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幸福。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不應只掛在嘴邊,它需要我們不斷付出努力;不只是體力和腦力勞動,還需要我們的思維做出改變。

就像那位在紐約街頭的老人在被問道“愛情長久的秘訣是什么”時所說的那樣:“愛是一種脆弱的東西,它會慢慢消失。所以你每天都要重新創造愛,每天都要給你的伴侶一個新的愛你的理由?!?/b>

(圖1,2來自unsplash,圖3,4來自百度圖片)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被美夢叫醒,夢里有個聲音讓我查查機票,一下驚醒,翻看手機,看完之后,覺得夢里的東西很好,很美,很真,有時候真想一去...
    麻木木閱讀 103評論 1 0
  • 1.項目中要使用git代替SVN了,這幾天惡補了下 參考文章:http://www.liaoxuefeng.com...
    MisYing閱讀 286評論 0 0
  • 前言: 近期終于項目做完了,可以停下手好好整理下自己的工作,一直認為 “總結” 這才是能力提升的關鍵點,如下是對組...
    zzq_hd閱讀 696評論 1 4
  • 文/晨屹 2018年1月15日 星期一 陰 愿你一生勇敢且溫柔,有愛可尋亦有夢可追。 愿你歷經歲月歸來,仍似燦...
    晨屹閱讀 1,128評論 52 44
  • category 精簡于Dive into Category 一、作用 a) 將類的實現分開在幾個不同的文件中 b...
    莫道別離傷閱讀 8,384評論 2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