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個游客必去的義烏小商品城。在上海,叫田子坊,在成都,叫寬窄巷子,在重慶,叫磁器口,在麗江,叫麗江古城,在西安,叫回民街。小A從夫子廟帶回了“瑪瑙”手串,小B在德化街淘到了內畫鼻煙壺,小c在河坊街買了景泰藍手鐲送給女友。義烏小商品充斥著各個旅游景點,而真正有地方特色的商品難覓蹤跡。
跟紀念品一樣的,旅游景點的項目也越來越同質化。玻璃棧道、溪谷漂流、纜車觀光、觀賞花海等,反復出現在各個景點鐘中。比較夸張的是,僅重慶市區,就有50多個賞花景點,其中渝北區的盛世花都、巴南區的花木世界、銅梁區的奇彩夢園等賞花景點出自同一個設計師,造型雷同,風格相似。
然而我們出去玩,并不是想去買義烏小商品,也不想體驗千篇一律的游樂場。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去見識不一樣的世界,體會另一種人生。
當特產不特,景點無景,,如何才能見到旅游目的地原本的樣子,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旅游呢?
旅行最核心的意義,是去認識新的世界,感受不同地方人群的生活和思維方式。如何在旅行中實現這樣的意義呢?最好的方式是以當地人的方式過一天。
以當地人的方式過一天,去看當地人最常見的景色。去一個地方旅行,除了標志性景點要去之外,還要去尋訪一些當地人也喜歡的地點。這些景色不在游客云集的地方,而在“土著人”之間。
假如你去南靖,你就可以在早上聽著鳥叫聲起床,散步在帶著露珠的鄉野之間。站在梯田之上,感受這里的祖祖輩輩耕耘天地間的那種情懷。俯身溪流邊沿,聽山泉之水叮叮咚咚涓流不息。
以當地人的方式過一天,尋訪當地最有特色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歷史。當你游覽南靖土樓,贊嘆土樓之宏偉壯觀的同時,可以多花點時間去觀察土樓與其他地方建筑的不同之處。這些不同,才是真正體現南靖的歷時傳統與鄉土人情。比如,南靖土樓大都是龐大的建筑體,外表上看密不透風,固若金湯。一個土樓可以容納多個家族的居住。注意,是家族,而不是家庭。以裕昌樓為例,這個土樓里面就住著5個姓氏,110多口人。這是因為土樓人在以前經常遭受土匪強盜的入侵,他們需要聯合起來,一起建造一個“家”來共同抵御外敵。當他們住進一個“家”里的時候,命運變成了共同體,因此鄰里之間的關系也非常密切。
以當地人的方式過一天,和當地人閑聊,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旅行之時,人才是最精彩的景色。去看一個地方的自然景色,欣賞自然景色,觀察各地的特色建筑,最終還是會回到當地人的生活習俗和思維方式上。認識人,是旅途中最美妙的一件事情。放下異鄉人的偏見,放下原有身份的束縛,把自己當成一個新生兒一樣對待周圍的人。喝一杯土樓的茶,聊一下午的天,談談生活習慣,談談人生理想,都是一次絕無僅有無可替代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