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馬上3歲了,算是學英語比較好的啟蒙時間段;
我對英語學習現在有了剛需,之前也斷斷續續學習,但只是因為覺得重要,后來斷舍離給舍了一段時間;
老婆最近辭職了,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
最近也看到了007戰友的2篇關于寶寶英語學習的文章—兒童英文啟蒙干貨分享;
還有之前朋友馬赫寧分享的相關經驗—喜馬拉雅上有音頻
終于下決心
準備全家人一起開始學英語。(我10月份開始)
我呢準備還是繼續“英語流利說”,之前學了半年,感覺挺好的。
著重講一下關于寶寶的學習計劃:
01
先梳理一下我對寶寶英語學習的一些基本理解和觀念:
1、其實到現在我還是想得不是特別明白,為什么要這么早學英語。
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
我覺得國語就非常得博大精深,就夠我們學的,沒有立足于本源,卻要花那么大精力在英語上面,值嗎?
花了那么多精力,關鍵是還沒學好。還不如把原來學英語的時間花在其它學習上呢。
這是我原來反對的理由。
可看到周圍好多成功的榜樣,原來只是方法不對,英語的學習也不會妨礙國語的學習。
那就試試吧。
2、肯定是一個長久的過程
腦中有理論、心中有目標、手中有資源、腳下有路線.
需要家長快樂長久的堅持,
英語學習,沒有什么捷徑可以選擇,需要的是刻意練習和持續的累積
3、要習得而不是學得
在《做孩子最好的英文規劃師》中,她提到了語言習得和學得的區別,學得(learning),就是有意識的學習和研究一門語言。比如中國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語法翻譯法”和“情景法”,學習的核心是語言形式(language form),學教材,背單詞,學語法,是典型的學得。習得(acquisition),指通過大量接觸和使用,潛移默化地學習一種語言。比如,小孩獲得母語的能力,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潛意識過程,并沒有經過刻意的、按部就班的學習,這一過程就是習得。
4、學習的游戲化
小孩子,都是邊玩邊學的,不能像大人一樣,很好的克制自己。通常是有趣的就吸引他,沒趣的根本不能引起他的注意。所以,家長應該想辦法通過創造類似于母語習得的微環境,讓孩子快樂的,自然的習得英語。看英文動畫片,聽英文故事,讀英文繪本,定期接觸講英文的人等等,通過做游戲,過家家等,以孩子喜歡的方式,來讓他愛上英語的學習
5、英語學習從聽開始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正確順序,不能顛倒。這和“英語流利說”的理念是一樣的。
02
具體的行動計劃
1、和老婆溝通,達成共識
需要老婆更多的付出和陪伴,如果沒有共識,再美的計劃都是空談。
包括老婆自己的英語學習計劃的制定。
2、工具
寶寶現在的年齡段適合是去創造微環境,先引起寶寶的興趣。
下一步就是找些適合的英語兒歌,英語動畫片。
馬赫寧有推薦《小豬佩奇》《朵拉探險記》,但寶寶最愛看《汪汪大隊》,不知道有沒有英文版。昨天其實嘗試了一下小米里面的英文動畫片,有的還是能吸引寶寶的。
買適合的分級讀物英文繪本。
3、每天積累,付出行動。
我個人的計劃是晚上到家后和寶寶玩游戲,合唱英文兒歌。睡前每周講2次英文繪本。
列入Omnifocus。
4、買書深入學習
蓋兆全《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計劃師》;
安妮鮮花《不能錯過的英文啟蒙》;
汪培珽《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