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相親"一個清白

(一)

單位去年剛來了一個年輕小姑娘,93年,人長得雖算不上出眾,性格卻溫婉大方,深得同事們喜愛。

這不,剛來沒多久,同事還沒認全的,就有人張羅著要給她介紹對象。一開始小姑娘總是借故推脫。后來實在抹不開面子,也半推半就地見了幾個相親對象,結果都不了了之。

可能因為年齡差距相對較小,小姑娘跟我比較聊得來,有啥事也喜歡跟我討論。

在幾輪被相親下來,她愁眉苦臉拉著我說:"姐,我雖然還沒有男朋友,但也不至于去相親吧。"

我說:"你不喜歡相親?"

她忙點頭:"嗯嗯,都什么年代了還相親啊,那是舊社會才有的吧。"

(二)

突然想起剛上班那會兒的自己,也有熱心的同事問有沒有男朋友,給介紹一個吧。

我的反應跟小姑娘如出一轍,不理解,不接受,甚至有些反感。

在那時候的我看來,相親是七八十年代人才會做的事情?,F在是二十一世紀,我四年的大學教育告訴我要打破傳統,倡導自由戀愛。

何況,相親認識的哪有合適的,不都是別人挑剩下的嗎。我還年輕,我還有大把的時間去等待那個對的人。

我的這些想法也是此時很多被相親的單身男女心里的怨言吧。

有些人剛剛結束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還沒緩過神來的,就被家里催著去相親了,似乎稍晚一步優質男女就成了別人的老公老婆。

也有些人還沉浸在邂逅白雪公主白馬王子的美夢中,也被親戚朋友安排和某某某見面了。

這些人往往有苦說不出,拒之不恭,受之不悅。

(三)

對于相親,很多人的態度就是這樣的,認為相親很傳統,認為只有被剩下的人才會去相親,認為但凡去參加相親的都是劣質的,優質的早就被別人搶走了,哪需要相親。

基于這樣的"標簽",很多人談相親色變。自己去相親難以啟齒,談起別人相親也話里有話。

有些人甚至自暴自棄,我居然淪落到了要相親的地步。也有些人出于表示對父母逼迫自己相親的不滿,了了和相親對象結婚以結束相親生涯。

(四)

其實,相親完全沒有想象的那么恐怖。

在現在這樣一個盛行快餐文化的時代,相親不僅不可恥,反而成了結識未來那個他的最主要途徑。

想想吧,你畢業后應聘到某一單位上班,如果不是頻繁跳槽,你的交際圈子將局限于你的公司以及與你公司有業務往來的幾家公司。

你新認識的人,也僅限于工作關系。算一下,即使你在一家規模中等的企業上班。你單位及業務單位的人加起來也就幾百人。這幾百人中,單身異性有十幾個,遇到跟你和眼緣的單身異性的幾率少之又少。

在這樣一種交際局限下,你不去相親,怎么有機會認識你工作以外的人。

當然你可以說,我去參加登山俱樂部啊,我去參加同學聚會啊, 我火車偶遇啊。

趕緊從白日夢中醒一醒吧,生活不是電視劇,有幾個人能在擦肩而過的瞬間和mr.right一見鐘情。

你一年又能參加幾次同學聚會登幾次山呢。

(五)

相親只不過是為你提供了更多和單身男女相識的機會,基于某些條件匹配的前提,你們互留聯系方式,如果聊的投緣,繼續發展,如果不投緣,一拍兩散,對你對他都不會有什么不良影響。

剛畢業的孩子也許會說,這樣太現實,我不喜歡。

孩子我想跟你說的是,過幾年你就會發現很多人選擇和你見面的前提是你符合他的某種要求,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你大學里談戀愛不也首先是因為他的某些方面吸引你嗎,只不過現在這些吸引力被赤裸裸地擺到桌面上而已。

這些都沒有關系,兩個素昧平生的人,只有通過一些外在的東西互相吸引了,才有深入了解的可能。

而相親,就是提供了這樣互相吸引的機會而已。

如果你憑自己去尋覓,五年十年你也未必能遇到他。如果你開始接受相親了,也許一年之內你就訂婚了。畢竟,靠自己,你一年也未必能認識幾個異性。

現在的相親,也早已不是我們祖輩父輩們的相親。那時候的人們,相親見一面,然后訂婚,婚前幾乎不再見面。

現在的相親,只不過是你們認識了,僅此而已。

(六)

但是,相親歸相親,相親只是提供了更多擇優選擇的可能。

不要覺得開始相親了你就老了,你就要著急了。

通過相親你們認識,覺得彼此感覺還不錯,聊了幾次之后決定進一步發展。此時,再談你們是相親認識的,還是邂逅認識的,已經沒有什么意義。

你們同樣開始自由地戀愛,增進彼此了解,然后見家長,商議結婚事宜。

千萬不要覺得家里人安排你相親了是不是著急,是不是怕你被剩下,于是你匆匆和認識沒幾天的他領證了。

事實上,父母親朋的初衷,也只是想為你提供更多選擇的可能。

所以,千萬不要背著某些包袱去相親,也不要因此匆匆堵上你的一生。

婚姻不是兒戲,決定之前還需萬千慎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