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月云
(一)
1992年,金秋九月,北方的天氣格外好。人們經常在戶外活動,特別是老人和孩子。老人們常集中在家附近的公園里唱歌,跳舞。孩子們在公園里玩耍嬉戲。
每天放學,爺爺去學校接旺旺,回家時路過公園,都要進去玩一會兒。
旺旺和小朋友們在公園里蕩秋千、溜滑梯、拋飛碟,玩得不亦樂乎。玩上半個多小時,爺爺催促旺旺該走了,得回家寫作業了。旺旺總是戀戀不舍地和小朋友們告別,然后離開。這兩天放學走到公園時,旺旺卻對爺爺說:“爺爺,咱們回家吧,我累,不想玩了。”回到家,旺旺吃完奶奶給洗好的水果后,也不像往常一樣去寫作業,而是直接躺到床上了。爺爺奶奶都以為孩子在學校玩累了,并沒有太在意。
這天早上旺旺吃完早飯,又上床躺下了。媽媽說:“旺旺,快起來,該上學了!”旺旺有氣無力地說:“媽媽,我頭暈,眼前發黑,沒勁兒,今天不想去了……”
媽媽來到旺旺身邊,摸摸旺旺的腦門兒,不發燒啊。接著,又摸了一會兒孩子的脈搏,掐著時間數了一下,一分鐘35次。媽媽以為自己數錯了,又看著時間反復數了幾遍,沒錯。旺旺媽媽又摸了一會自己的脈搏,一分鐘80次。這下子可把旺旺媽媽嚇壞了,她想:“孩子心跳怎么這么慢?是不是得了心臟病?”于是決定立刻帶旺旺去醫院檢查。
(二)
在醫院的兒科診室,姨媽接診了旺旺。旺旺媽媽把早上的情況詳細地向姨媽敘述了一遍。姨媽問:“最近孩子還說過哪里不舒服嗎?”旺旺媽媽想了想,說:“一周之前他說嗓子有點疼,當時我們考慮可能是在學校喝水太少,就告訴他多喝點水。兩三天后就不疼了。”
姨媽給旺旺做了檢查,8歲的旺旺身體發育很好,健壯,身高體重均超過同齡男孩的平均值。旺旺神志清醒,呼吸平穩,咽不紅,雙肺聽診呼吸音清晰,心率每分鐘35次,律齊,心音有力,叩診心界不擴大,腹部檢查無異常,四肢活動好,肌力正常。血常規化驗結果正常,胸片,心肺無異常;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動過緩,每分鐘35次。姨媽考慮旺旺這幾天出現的癥狀是由于全身及腦供血不足引起的。
通過檢驗結果和臨床判斷,姨媽懷疑旺旺患的是病竇綜合征(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此病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發病十分罕見(兒科極少出現此病案例),如果處理不當,后果不堪設想。
姨媽對旺旺媽媽說:“孩子需要馬上住院,尋找病因,進行積極有針對性的治療,使病情不至于進一步發展而導致不良后果。”旺旺媽媽立刻同意讓孩子馬上住院。
下午姨媽回到病房,再一次檢查旺旺的心率,仍是每分鐘35次。姨媽讓護士取一支0.5毫克的阿托品加入到20毫升的生理鹽水中,慢慢地推入旺旺的靜脈中。姨媽在床邊觀察旺旺的心率變化。用藥后旺旺的心率并沒有增快,這樣就排除了2:1竇房傳導阻滯(簡稱竇房阻滯)。旺旺的心率慢是由于竇房結病變而導致的起搏緩慢。
老年人心動過緩多由于竇房結供血不足而導致竇房結退行性變。這么小的孩子發育良好,平時活潑好動,只是近2-3天來出現癥狀,姨媽認為竇房結發炎,引起起搏功能障礙是最可能的原因。那么,病源是什么呢?
近期本地區肺炎支原體正在流行,肺炎支原體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表現為肺炎,支原體還能引起全身多系統,器官損害。姨媽懷疑旺旺的炎癥可能是支原體感染引起的,于是決定立即取血,檢測支原體抗體,心肌酶。
化驗報告很快出來了,支原體IgM抗體陽性滴度1:160,心肌酶正常。病因找到了——正是肺炎支原體。
姨媽給旺旺開了紅霉素(當時還沒有阿奇霉素),告訴護士每天給旺旺靜脈滴注并觀察孩子的心率變化。
經過藥物治療,旺旺的心率一天天增快了。一周后心率增加到每分鐘60次。經過兩周的治療,旺旺的心率恢復了正常——每分鐘90次。全身癥狀也消失了,恢復了往日的活潑好動,機靈可愛。可以帶藥出院了。
旺旺媽媽看到和過去一樣健康的旺旺,一把抱住孩子,親了親孩子的臉。然后轉過身,握住姨媽的手,說:“謝謝大夫!孩子終于好了,是你們救了他。”
旺旺抬起頭,說:“媽媽,我長大了也要當大夫,給人治病!”
姨媽考慮竇房結的組織結構特殊,需繼續再服一周紅霉素。于是給旺旺開了一周劑量的紅霉素,告訴旺旺媽媽,每天按時服藥,一周后再來醫院復查。
(三)
一周后旺旺媽媽帶著旺旺來醫院找姨媽復查。
旺旺媽媽說:“回家后我每天早上給旺旺數脈搏,開始幾天都正常。這兩天心跳又慢了,每分鐘60次左右。”
姨媽給旺旺檢查,心率每分鐘60次。姨媽問:“帶回去的藥都服完了嗎?”旺旺媽媽說:“孩子住院用了半個月的抗生素,出院時心跳已經正常了,帶的藥就沒有給他吃。”姨媽說:“停藥過早,復發了。但不要緊,現在繼續用藥,很快就會好的。”姨媽再三叮囑旺旺媽媽回去一定要按時給孩子服用紅霉素,服完后再來復查。
回家后,旺旺媽媽按照姨媽的囑咐,每天給旺旺服藥,一周后把開的紅霉素服完了,心跳恢復了每分鐘90次。復查時,一切正常。
之后,又連續隨訪兩個月,旺旺沒有再出現任何不適,心率一直正常,已痊愈了。
(四)
肺炎支原體是一種比細菌小,比病毒大的病原微生物。通過咳嗽飛沫傳播,有一定的傳染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冬春和秋季相對較多,可散發或有局部流行。近年來報導發生率明顯上升。每隔3-4年流行一次。老幼皆可感染,5-15歲感染者居多。
肺炎支原體是引起肺炎的常見病原體,大約10-20%的肺炎是由支原體感染所導致的。人類對支原體肺炎認識時間并不長,60多年前,國外學者描述了一種不明病原體的肺炎,它不同于典型的由肺炎鏈球菌所致的肺炎。近20多年來,醫學飛速發展,患者血清中支原體IgM抗體檢測手段的出現,對于早期明確肺炎支原體感染,指導臨床治療起了關鍵性作用。
對于已被肺炎支原體感染而肺部體征并不明顯,以肺外其他器官損害而就診的病人,通過檢測其血液中支原體IgM抗體濃度能夠早期明確診斷,合理治療,使患者在短期內痊愈。
本案例肺部無病變,病原體引起竇房結病變,導致竇性心動過緩——病竇綜合征。如果沒有及時明確病原學診斷,合理地治療,病損會繼續進展,最后可能使竇房結失去起搏功能,就必須安裝永久性起搏器了。
對于支原體感染的治療,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紅霉素”等是有效的。肺炎一般治療期為兩周,重癥患者可延長到三周,太早停藥易復發。阿奇霉素半衰期較長,停藥后數天,體內還有有效的抗菌濃度。
因支原體無細胞壁,青霉素和先鋒霉素(頭孢菌素)對于治療支原體感染是無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