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與自我不可兼得?論一個寶媽的自我修養

? ? ? 小A幸運地懷上寶寶,沉醉在準媽媽的幸福當中。身邊的寶媽閨蜜們紛紛前來關心,給小A“安利”性價比高產品,傳授親身育兒經驗,但也帶來了“驚嚇”:“等寶寶出來了,你至少3年脫不了身啊!”“放產假比上班還累,周末更是像陀螺一樣根本停不下來!”“完全沒有和老公獨處的時間呢,圍著孩子團團轉。”“工作有時根本顧不上啊!”……種種“經驗之談”讓小A這個新手媽媽犯愁,一方面想給寶寶最好的愛與關注,另一方面又不想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尤其是最近小A加入了拆書幫,計劃成為拆書家,還打算做賦能班班主任……還有好多好多愿望想要實現。

? ? ?相信很多寶媽以及準媽媽都有這樣的困境和疑慮,寶寶的降臨一方面讓我們升級為媽媽享受著天倫之樂,另一方面它又打破了我們原來簡單自在的生活,我們不得不時刻關注著孩子,我們變得極度缺少睡眠,我們還擔心產假后回到工作的事宜,疲勞一點一點侵襲著我們。難道真的是“生了寶寶,丟了自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生了寶寶,丟了自我?

? ? ?莫慌!最近迪之收到一本好書——《讀完本書,才有力氣完成剩下的夢想》。作者之一瑪琳·斯基亞帕,是法國心理學家、“職場媽媽”的創始人,還是法國芒勒市副市長。她在法國政府部門及大型企業開展過許多關于預防倦怠綜合征的講座和培訓,同時也出版了多部作品,比如《工作媽媽的200個竅門》等。最重要的是她還是個寶媽,帶孩子的同時自己的事業工作依然出色,相信她一定能給到各位準媽媽和寶媽們好的建議。


讀完本書,才有力氣完成剩下的夢想

平衡家庭生活

為了找回家庭生活的平衡,我在下面列出了五個使用小方法:

1.我開始放手

很明星,我沒有必要事事做主,時時掌控!家人不是敵人,我不需要贏,不需要和她們一爭高下,證明自己總是對的。

2.我相信別人做得沒錯

當我們自己也沒有參與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沒有權利去批評從事這件事的人。你的太太總是很笨拙地使用洗碗機?別再在背后嘟嘟囔囔地抱怨了!你應該想著別人做得沒錯!別人做得很好!這樣能夠避免你陷入無休止的牢騷中,同時也能夠避免矛盾。

3.我認為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花費最少的時間做更多的事。當陪伴家人時,就100%地投入到家庭中。

4.我重新分配家務

在家務活分工上爭吵比較少的情侶是那些按照互補原則來分配的家務情侶。簡單來說,就是由一方來做另一方最不愿意做的家務,反之亦然。

5.我放棄追逐無法實現的目標,完美的家庭只能在書本里找到

沒有一個媽媽每天做的蘋果撻漂亮得像商店里買的一樣,也沒有一個爸爸每天晚餐前演奏一首悠揚的小提琴曲。沒有這些完美難道就是不正常,就是不好嗎?當然不是,正是這些不完美才成就一個家庭的特色!

對于瑪琳媽媽給出的五個小方法,迪之我將它們歸納為“三放二重”:

1、“”手。有些寶媽總是在抱怨家中凡事都是自己在操心,在處理,家人根本不管,感覺疲憊極了。那么仔細回憶一下,真的是家人撒手不管,還是因為我們自己事必躬親,事事做主,一直在掌握著決定權呢?如果是家人不主動關注,我們可以通過溝通來解決;如果是因為自己總是要占領控制的“高地”,那么我們就要學會放手,學會做一個被照顧的人,讓家人也有機會去分擔責任,讓家人去擔任某些事項的主要負責人。

2、“”心。不知道寶媽們是否有過這樣的情景,寶爸主動提出承擔一些家務活,比如洗碗,我們卻在后面放心不下,一會說這個沒洗干凈,一會又說輕點別摔壞碗了。整個過程絮絮叨叨,最后寶爸們覺得自討無趣,以后再也不愿意干活了,就這樣活生生把主動做家務的意愿扼殺在“搖籃中”。過多的擔心讓我們覺得身心疲憊,同時和家人相處起來也容易有矛盾。而這樣的不放心如果是發生在和上一輩育兒觀念相左的時刻,那就真是“攤上大事”了。不久前我就遇到這樣的事情,當時我把一篇育兒的微信文章轉發給媽媽,很“作”地添上一句:“好擔心我倆以后會因為喂養問題吵起來”。沒想到簡單的一句把我媽惹急了,立馬打電話過來質問我是不是不愿意讓她以后帶寶寶,以后我們自己帶算了,省得麻煩她老人家。最后費了好多口舌,好不容易把她的火滅下來了。現在回想起來,主要是因為我的不放心傷害了媽媽的自尊心,讓她覺得女兒嫌棄她,一點小事情都不相信自己,在故意“挑事”。各位寶媽們,有些事情既然我們拜托了別人幫忙,就要相信他們的能力,相信他們能做好,你的放心是給他們最大的信心,是對他們付出的肯定。“放下心,管住嘴”,這樣既減少了自己的煩惱,又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紛爭。

3、“”棄。寶媽C最近很焦慮,因為同幼兒園的小朋友媽媽總是能變著花樣作出些好看又好吃的小糕點,而自己什么都不會,擔心給孩子丟臉了。其實C大可不必給自己太大壓力了,畢竟沒有完美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長,沒必要逼著自己在不擅長的領域做到完美。在心里放自己一馬,對要求完美的自己做“放棄”,退一步也是海闊天空,豁然開朗嘛。

4、“”質量。在“我認為質量比數量更重要”這點上,其實是在解決一種時間矛盾,即很多寶媽都想將自己一分為二,即可以完成好工作,又可以照顧好孩子,同時完成兩件事。但是這樣的“貪心”很容易會造成兩邊都照顧不好。回想一下,你是否有過想著多陪陪孩子,把工作帶回家了,想著兩者同時進行,結果非但工作沒做好,孩子又一直哭鬧,兩邊都處理不好。先放下自己可以一心二用的“妄想”,預留完整的時間陪伴孩子,和他一起沉浸在游戲中,完全不去想工作。待游戲結束后再全情投入到工作中,專心完成任務。

5、“”新分配家事。一個家庭并不是完全由妻子扛起來,而是由夫妻雙方共同努力創建而來的。不要一味地將家務和照顧孩子往自己身上扛,丈夫(父親)的參與也是非常重要的。嘗試著跟丈夫溝通,試著談談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家務活,合理分配一些家事給他,讓他也參與進來,并且記得要對他“放心”(第二點)、信任,讓他有自信。你會驚喜地發現你有一個能干的丈夫,你還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獨處時間呢。


聽過迪之的分享,小A的憂慮消除了不少,她還決定立馬行動,提前在產前開始運用這些小方法,做好準備。以下是小A的行動計劃(拆書幫俗稱“A2”):

1、調整心態,放下凡事追求完美的執著。小A之前總是擔心自己在孕期沒有好好照顧好寶寶,追求完美的心態讓她焦慮。所以她打算調整心態,為自己設定一個觸發器,每天設定一個時間段進行冥想回顧,思考今天自己做得好的方面,給予自己多些鼓勵。

2、做好每日小記錄:對每天丈夫做的家事進行記錄,及時向他表達信任和感激,讓他更有信心,更愿意繼續做下去。

3、在家事安排上,產前先和丈夫以及將要來幫忙帶寶寶的媽媽做好溝通,明確一些家事的分配。并且和家人提前溝通好自己產后的一些計劃(比如拆書、做班主任等),爭取他們的支持,以便將來在帶孩子安排上的協調。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王巍的博客:王巍目前在日本橫濱任職于LINE。工作內容主要進行Unity3D開發,8小時之外經常進行iOS/Mac...
    iPhone閱讀 863評論 0 5
  • 今天早上準備去上班的時候,心里在面就在對于如何去上班在做選擇,是走路還是開車呢?內心好像有一種很不想要開車去...
    向陽影靈閱讀 193評論 0 0
  • 白沫心里清楚的知道,在許負的世界里沒有固定的愛人,他可以讓別人在他的愛情里來來往往,卻從來沒有讓自己走進過他甜蜜的...
    林曉路的第108種生活閱讀 448評論 0 2
  • 做食物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水煮 放單一的調料 保持原味 冬天的北方一碗冰冰涼的煮酸梨 小時候 把酸梨放到窗外 凍的邦邦...
    默然喜樂閱讀 43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