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股權眾籌,最理想的退出渠道是什么,最常用的退出渠道又是什么,除此之外,還有什么退出渠道……
嗨呀,又和大家見面了。
很多第一次參與股權眾籌的朋友,想必都是被宣傳上的數十倍收益吸引的吧?
但當你真正參與后,卻始終摸不著頭腦,這數十倍的收益到底怎么來的,股權眾籌的退出機制到底是什么?
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
它的退出方式有哪些?
老規矩,先科普概念。
一般來說,股權眾籌分為公募和私募。公募股權眾籌是官方定義上的股權眾籌,私募股權眾籌是指官方定義上的“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幾乎所有股權眾籌平臺都屬于后者。
既然股權眾籌和私募有關系,那它的退出途徑其實也和私募差不多。
分別有:
1、IPO上市
2、并購
3、大股東回購
4、股權轉讓
5、股轉債
6、破產清算
學院上一篇文章《常聽說的“股權眾籌”到底怎么回事兒?》有說到,股權眾籌的邏輯是公司出讓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普通投資者,投資者通過出資入股公司,獲得未來收益。
劃重點!獲得未來收益!
所以,上面說的“股轉債”和“破產清算”沒有什么意義,基本到了項目完全失敗的地步。
至于股權轉讓嘛,目前國內涉及股權轉讓的平臺比較少,并不普遍。
可實現的退出途徑
從目前來看,股權眾籌可實現的退出途徑主要有三種,分別是上市、獲得下一輪融資和大股東回購。
上市
股權眾籌最理想的退出途徑就是上市。按照坊間說法,只要賭對了一個項目,那么之前虧損的幾十個項目都可以賺回來了。
但是,大部分股權眾籌項目都是在種子輪或天使輪,這個階段的企業要想在A股上市或掛牌股轉系統再退出,可能要十年八年,或者更長時間。
大多數中小投資者根本等不了那么長時間。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通過上市退出的股權眾籌項目只有少數幾個。
獲得下一輪融資
相比較上市,投資人在企業獲得下一輪融資時選擇退出,可能是最好辦法。
2015年6月,積木旅行項目獲得美國頂級風投機構的A輪投資,41位投資人在8個月內獲得了5倍的投資回報,全部退出,成功將下一輪退出這一退出模式實現了首次落地。
其后,越來越多的股權眾籌項目在下一輪融資退出,它的好處在于退出時間相對比較短。
大股東回購
大股東回購是指公司大股東或管理層直接回購投資人手中的股份,一般是和大股東協商,在合同體現多久時間內沒達成既定目標,大股東就會以什么條件來回購。
相對而言,這種情況的收益比較低,基本是以保住本金為主。
但也不排除企業發展很好,大股東高價回購投資人手上的股份,只是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還有兩種模式:下輪氪退和遠程定價
下輪氪退
2015年12月,36氪股權投資推出行業首個退出機制,“下輪氪退”,指融資項目在正式交割完成后,企業在兩年內的隨后兩次正式融資,本輪股東均有選擇退出的權利;如最終交割后的兩年內,融資公司未發生任何一次正式融資,則退出期延長至最后交割后的三年內。
同時,它規定在融資企業的投資人在該企業下一輪融資時,可以選擇退、不退或者退一半。這就意味著股權眾籌項目的投資人可以有多種的選擇,這也是平臺將下一輪退出成為制度化。
遠程定價
360淘金在上線后,采用推出“遠程定價”模式,指符合本規則的融資項目在申請上線募集時僅提交目標融資金額,不進行定價,融資成功后視為投資人對融資公司的債權,根據一定期限內下一輪合格新融資或行權期滿時根據上一輪融資(或約定估值)的估值定價并完成轉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