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的變化太快了,很多的焦慮大多都來源于對于當前現狀的無奈,對于未來的擔憂。在看著別人和這個世界都在不知不覺中突然發展起來,那種落差感便會襲來。
所以為什么一定要學會自學:
-未來還很長
-時代在進步
世界的發展太快了,尤其是近些年的中國,作為一個90后,感覺生在了一個時代變化最迅速的年代,小的時候,是絕對想象不到以后每家每戶都能住上樓房,都能在家里面安裝空調和電腦。以前用電腦都是用來掛QQ,現在一臺電腦幾乎可以做任何事情......
站在當前的時間段看未來,人人都會產生一種很陌生的未知感,而從當前看過去,就會覺得當初要是...就好啦!時代是不會因為任何人停留的,在發展的世界中,如果自身一直沒有發展,那必然會跟不上這個時代;而如果擁有了自學能力,那么豈不是需要什么就能夠學什么,那真的是太爽了!
開始自學,需要轉變的幾個思維:
1、以后的學習目的不是為了考試
想一想現在還記得多少上大學時候的專業知識,我就是習慣最后考試最后幾天突擊的那種人,考卷發下來,先找那些長的大題先做,怕過一會便忘了,所以之前的為了考試的那種學習都是考后便棄。
而在離開校園之后,很多學習是沒有考試的,沒有考后便棄的狀況,我們需要首先轉變這中思維。
2、在時間面前,任何技巧都微不足道
我們在開始一件事情之前,總想找到一種最有用的技巧,之后才會開始,否則正常的多學一點都覺得自己虧大了。事實上是,在時間的面前,任何的技巧都微不足道,如果一件事情能夠長期做下去,就算是用最笨的方法也能達到目的,而更多的人是在使用技巧之后,發現技巧好像并沒有很好用,就干脆連正常的學習都進行不下去了,變成了所謂的半途而廢。
3、任何的技能都是可習得的
別說你不適合,別說你不敢興趣,如果一件事情你做不到就必須要用生命的代價去換,是一定能做到的。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沒興趣,是對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沒興趣,對自己能做好的事情才有興趣,而做不好的原因只不過是積累不夠。
4、誰都沒有辦法一下就做好
所有的半途而廢都只不過是倔強的認為自己:一下子就能做好,做不好那我就不做了。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沒有辦法一下子就做好的,最大的障礙是我們給自己的沮喪情緒。
5、需要什么就去學什么
做一個需要什么就去學什么的人,從我觀察職場中就有很多人拒絕學習,或者是抗拒學習,總是守著那自己的一點點安全感,不敢踏出一步,不想接觸新鮮的知識。如果做一個需要什么就能夠學會的人,這樣就會變成一個解決問題的高手。
6、不必一定要成為專家,無論什么只要學會一點點都比不會要強
知識是會碰撞在一起的,哪怕不是專家,比如李笑來的《托福詞匯21天突破》就是用了英語和一點點編程的知識,就創造出一本長期暢銷的書。知識和知識之間是能夠互相碰撞和鏈接的,只要學會一點點都比不會要強。
(受到李笑來《自學是門手藝》的啟發而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