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去年的事情,此時我在一家汽車修理廠打工。因為我會開車,又是新來的,所以將車輛挪進挪出的活,就由我干了。你可以想象一下廠房,一個巨大的長方體,左邊是入口,右邊是出口,內部是通的。
第一天上班,當我挪車到修理位上時,發現入口這邊有車堵在了通道,我開的這個車需要的修理位在更里面,我就直接從另一邊的出口開了進去。沒想到廠長一下就跳了出來:“小李,你怎么能把車從出口開進來呢?你要按規章,把車從入口開進來。”
我聽的有點蒙,以為多大點事兒啊:“廠長,入口那里有車擋住通道了,這出口這邊更方便,這不一下就進來了嗎。”
廠長此時似乎變得無限挺拔,幾乎咬著我的鼻子說:“什么叫更方便。啊?廠里的規章制度是干什么的?那是阻止你們犯錯誤的,那是安全規范,是施工的保證。你必須按照規范操作,先把堵住的車從出口開出去,然后把你現在這輛車從入口開進來,再把剛才開出去的車從入口開回原位,這一套流程不能亂……你說你這個年輕人,剛參加工作,說你一點點事兒,就蹬鼻子上臉,一點都不認真認識錯誤……”
得得得,我一定按您的流程走,一點都不偏差,您先喝口茶。從那時起,我嚴格執行廠長的“規范操作”,因為這一點點事情,我的工作量增加了三倍。
直到有一天,廠里特別忙,堆積著十幾輛車要修理。我依然執行著廠長的“規范操作”,這當然效率慢,場面越發混亂。引發了很多同事的怨氣,我就懟回去一句:“廠長說的要這樣執行的。”
廠長又氣急敗壞的跳出來:“我說小李,你怎么這么笨呢,非常時候,當然要非常處理了,你沒看見今天這么忙,你還慢吞吞的,做事情,要學會靈活變通,不能死腦筋,你直接從出口那邊開進去不就完了嘛,像你這樣不會舉一反三,你學三年也入不了這個行當……”
得咧,又是非常時期了,廠長真是“高明”。
我再講一個大師會友的故事。在一座寺廟里,有一位大師,有一天,他的一位好友要來看他,小和尚們為了寺廟的臉面,很認真的把院子打掃的干干凈凈。完了去問大師,還有什么需要做的嗎?大師就走到樹下,使勁搖,又搖了些樹葉下來,然后說:“這就完美了,既然是落葉時節,當然就要有落葉才好,道法自然,才是待客最高禮節。”小和尚們紛紛拜服,不愧是大師。
別急,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小和尚們知道有客要來,打掃院子時偷懶了,干的馬馬虎虎,沒有掃干凈。大師見了,教導小和尚道:“我們乃佛門清凈之地,庭院當潔凈無瑕,一庭不凈何以凈心,園中雜物當認真去之。”小和尚們拜服,不愧是大師。
這就咂摸出滋味了,小和尚們無論怎么做,大師總有一套說法,大師永遠是大師,他不會犯錯。同樣的,廠長永遠是廠長,他總是對的,對的我都無法反駁他。我想很多人都遇到過這種廠長和大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