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計算的歷史在齒輪的轉動下推進了兩個世紀。齒輪要工作,必須給它一個旋轉的動力,無論是旋鈕還是手柄,都逃不出這樣的思維定式,靠手柄驅動的機械計算器也常被統稱為手搖(式)計算器。
我們都知道,后來人與計算器的交互形式是按鍵的,這比手搖方便、快捷得多。對于電子計算器,很容易通過按鍵操作實現電路的通斷控制,但在機械計算器中,如何靠按鍵驅動齒輪運轉呢?
最早的按鍵輸入出現于與計算毫無關系的領域。1714年,英國人亨利·米爾(Henry Mill)取得打字機的發明專利,此時,年近古稀的萊布尼茨正從曠日持久的微積分之爭中敗下陣來;19世紀初,意大利一位美麗的貴族女性雙目失明,深愛著她的男友和她的哥哥合力為她建造了第一臺打字機,此時,年輕的托馬斯還沒有想到算術儀的點子;1874年,素有“打字機之父”之稱的美國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爾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開始了打字機的商業化生產,并設計了我們熟悉的“QWERTY”樣式,此時,托馬斯剛過世不久,他的算術儀占據了整個機械計算市場,而鮑德溫和奧德納還未取得銷輪計算器的專利。
打字機便捷的鍵盤操作啟發著機械計算器的設計者們,最早的按鍵式計算器設計見諸1822年《新世紀的發明》(《A New Century of Inventions: Being Designs & Descriptions of One Hundred Machines, relating to Arts, Manufactures, & Domestic Life》,作者James White)一書,隨后有意、法、美等多國的發明家為按鍵式計算器的建造與改進前赴后繼。在歷經60多年默默無聞的技術儲備之后,按鍵式計算器終于由一位名叫做多爾·尤金·菲爾特(Dorr Eugene Felt)的美國人帶進了大眾的視野。
菲爾特和他的機器
菲爾特出生于美國威斯康星洲的貝洛伊特鎮,14歲前,在家里的農場上,是無憂無慮的童年。年齡稍大些后,菲爾特漸漸意識到自己對機械技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很高的天賦,于是在16歲時到鎮上找了一家機器坊,開始了機械設計生涯。1882年初,20歲的菲爾特來到芝加哥的一家軋鋼廠擔任領班,工作之余,一個個的分散的零件在他腦中相互連接,它們不斷調整著自己的位置和形狀,一臺按鍵式計算器的架構逐漸成形。
然而當機器的所有細節都已就位,菲爾特卻犯起了難——一沒有資金,二沒有合適的材料,模型一直停留在想象當中。有一天,他突然發現裝通心粉的盒子和他構想的機器外形十分相似,也許能派上用場,說做就做,從1884年的感恩節假期,到1885年元旦過后不久,第一臺樸素原型機誕生了——這是一只木質的通心粉盒子,里面組裝著從小商店里淘來的肉扦子、訂書釘、橡皮筋等小零件。
放錯了,不是通心粉,是盒子!
好在不多久,菲爾特就遇到了贊助商羅伯特·塔蘭特(Robert Tarrant)。塔蘭特十分看好菲爾特計算器的前景,于是給他提供了每周6美元的補助和一個像樣的工作臺,以及高達5000美元的制作費用。
事實證明,塔蘭特的眼光是正確的。1886年的秋天,菲爾特就做出了第一臺實際可用的原型,并于次年7月獲得專利。1887年11月,倆人簽訂合作協議,一個提供技術,一個提供資金,于1889年1月25日成立菲爾特&塔蘭特制造公司(Felt & Tarrant Manufacturing Company)。他們為所生產的計算器專門想了個名字——comptometer(計算儀),這個單詞后來成為按鍵式計算器的代名詞,盡管菲爾特和塔蘭特一再強調其商標的專用性。
計算儀的內部實現基本參考了帕斯卡的算術機,尤其在進位方面沿用了他的蘇托爾裝置。在此基礎上,菲爾特又照搬了美國人托馬斯·希爾(Thomas Hill)的按鍵設計。
這是一種“全鍵盤”設計,每個數位都有1~9九個按鍵(0不需要置數),某一位上要置什么數,就按下這一列上對應的按鍵。每列按鍵都裝在一根杠桿上,杠桿前端有一根與杠桿垂直的齒條,按下按鍵帶動杠桿擺動,與齒條嚙合的齒輪隨之旋轉一定角度。按鍵1~9的鍵程依次遞增,按下之后所帶動杠桿擺動的幅度便依次遞增,齒輪旋轉的角度也依次遞增。手指抬起后,在彈簧的作用下,按鍵和杠桿恢復原位,同時帶動齒輪反向旋轉,此時的齒輪帶動示數輪旋轉相應角度。這意味著,按完一個鍵,這個鍵所代表的數值就已經被累加到結果之上了,置數與計算一氣呵成,不再像手搖計算器那樣,完成置數后還要旋轉計算手柄。
公司成立之后,在菲爾特的持續改進下,計算儀經歷了多個階段的發展。
1889~1903年間,F&T公司生產了約6500臺計算儀,它們是通心粉盒子的“直系后代”,有著木質的外殼。作為一款產品,此時的算術儀已經擁有了一些出色的細節設計,比如按鍵——在縱向上,菲爾特采用了雙色設計,每三列按鍵替換一種顏色,方便使用者辨別數位;在橫向上,奇數行和偶數行上的鍵有著不同的觸感,前者表面平坦而規整,后者表面兩端微微翹起,方便使用者辨別數字;由于減法的實現沿用了帕斯卡的補碼方法,每個按鍵的數字旁邊用小字號標著它的補九碼。
木質的機器雖然輕巧,但不夠結實,1904~1906年,菲爾特將材料改為了金屬,這一階段的計算儀有了型號——Model A。在這一型中,菲爾特優化了帕斯卡的進位機構,使得按下按鍵所需的力減少了四分之三,并改進了清零功能——只需要旋轉1周機器側身的把手即可(之前的機器需要轉多周)。最了不起的,是支持同時按下多個數位上的按鍵,這一特性大大提升了計算儀的使用效率,以至于后來電子計算器出現后,某些情況下計算儀的速度仍更勝一籌。
1907~1915年相繼推出了Model B~E。其中,產于1913~1915年的Model E增加了一種錯誤“應激”機制:當某個按鍵沒有按到位(按得太輕)時,除了該按鍵所在的那一列,其他所有列的按鍵都會自動鎖死,需要使用者將這個按鍵按到位后,使用解鎖按鈕將它們解鎖,才能繼續置數。按鍵的自鎖功能是由包裹在其周圍的金屬片實現的,看上去像一個小人萌萌地捂著自己的耳朵。
1915~1920年推出的Model F將Model E的鎖鍵機構移進了盒內,并將解鎖按鈕做成了醒目的紅色。這一型計算儀得到了市場的強烈反響,銷量超過4萬臺。
1920年~二戰前,持續改進的Model H、Model J和ST(Super Totalizer)等型號將這種經典的“鞋盒形”計算儀推向了極致。其中,ST型還在原本結果示數的下方增加了一排可臨時記錄中間結果的區域。
30年代~50年代,Model K、Model 992等機型相繼問世,F&T公司仿效電動打字機的做法,為它們加裝了馬達,旨在減輕按鍵所需的指力,從而進一步提高使用體驗和效率。
F&T公司在機械計算器市場一路高歌猛進,菲爾特在計算儀的改進上先后取得了46項美國專利和25項國外專利。在1947年F&T公司國有化之后,計算儀的生產幾經易主,1961年,其實際控股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批電子計算器ANITA Mark VII和ANITA Mark VIII——計算儀被它青出于藍的后裔逐漸替代。
菲爾特不僅開辟了按鍵計算器市場,還誘發了另一個配套行業的興起——計算儀培訓。由于人機交互方式從手搖到按鍵的根本性變革,解決計算問題的操作步驟和技巧也與以前有了很大不同。菲爾特認為,本身只提供加減功能的計算儀更像一款通用型工具,只有掌握了豐富的算法,才能應對各領域復雜的計算問題。1914年,菲爾特出版了一本厚達600頁的專著——《Applied Mechanical Arithmetic as practised on the Comptometer》,提供了各種主流計算問題的最佳算法。到20年代晚期,全美一共涌現了超過百家計算儀的培訓學校,加上其他國家的學校,平均每年約有2萬名畢業生成為合格的計算儀操作員(comptometrist),支撐起日漸繁榮的機械計算時代。
后話
菲爾特的人生無疑是得意的,F&T公司成立那年,27歲的他就已榮獲富蘭克林學會的約翰·斯科特獎章。除了從商,菲爾特還擔任過美國商務部大使。他環游世界,成為一名出色的攝影師,其許多有關一戰的攝影作品為政府所用。
1919年,57歲的菲爾特被密歇根湖畔的美景深深吸引,便在這里一個叫霍蘭的鎮郊買下幾百畝地。隨后他用了三四年的時間,建起一座12000多平方英尺(約1115平方米)的豪華公館。公館內設25個房間和1個三層樓高的舞廳,足夠菲爾特夫婦和他們4位已婚女兒各自的家庭共同生活。不幸的是,在這個大家庭入住僅6個星期后,菲爾特的妻子就去世了,而他自己也在一年半后死于中風。
1949年后,菲爾特公館幾經易手,最后由州政府接管,成為一處尋覓計算機歷史的圣地。
參考文獻
- Wikipedia. Typewriter[EB/OL].
- History of Computers. Keyboard[EB/OL].
- Roegel D. Before Torchi and Schwilgué, There Was White[J]. IEEE Annals of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 2016, 38(4):92-93.
- Wikipedia. Dorr Felt[EB/OL].
- Wikipedia. Comptometer[EB/OL].
- John Wolff. Key-Driven Calculators ("Comptometers")[EB/OL].
- Wikipedia. Thomas Hill (clergyman)[EB/OL].
- Hill T. Arithmometer: US18682 [P]. 1857-11-24.
- MechanicalComputing. How the Comptometer Works[EB/OL].
- John Wolff. Felt & Tarrant - The Comptometer[EB/OL].
- Wikipedia. Sumlock ANITA calculator[EB/OL].
- John Wolff. The Comptometer Operator[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