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概念 <<
沉沒成本(Sunk cost)
[金融] n. 旁置成本
[商貿(mào)] n. 沉入成本;已支付成本;隱沒成本;旁置成本
沉沒成本是指已發(fā)生或承諾、無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誤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資。沉沒成本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xiàn)有決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會影響當前行為或未來決策。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投資理財決策時理性的決策者應排除沉沒成本的干擾。
2001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獲得者之一的美國經(jīng)濟學家斯蒂格利茨還用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什么是沉沒成本:
“假如你花50元買了一張電影票,你懷疑這個電影是否值50元。看了半個小時后,你最擔心的事被證實了:影片糟透了,這時的你應該立刻離開影院嗎?
在做這個決定時,你應當忽視那50元,因為它是沉沒成本,無論你離開影院與否,錢都不會再收回。可有些人想,錢都花了,不能浪費,所以他寧可選擇在電影院玩手機,也得等電影播完。他又花了自己的時間成本,也可能更敗壞當下心情。”
斯蒂格利茨在這里不但生動地說明了什么是沉沒成本,而且還指明了我們對待沉沒成本應持怎樣的態(tài)度——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實際應用<<
運用場景一:增加店員精力付出
買衣服時,在店里反復挑選,反復試穿,不停地跟店員溝通,店員在你身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你本來想買的,而且店員百分百確定你想買,可因為價格原因,你斷然轉(zhuǎn)身離開,這時,為了不讓自己的沉沒成本失掉,店員可能會給你更多優(yōu)惠。
應用場景二:跟客戶收定金
很多商業(yè)機構(gòu),在客戶稍微有一點購買欲望時,就會想方設(shè)法收客戶一點點定金,可能1萬元的東西只收500塊錢定金。當客戶回到家里,購買的沖動消失,為了不損失500元的定金,可能會選擇購買你的商品。
>> 今日總結(jié) <<
第一,我們要認清沉沒成本,其實沒有好壞的區(qū)別。它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xiàn)有決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會影響當前行為或未來決策。
第二,人們會錯誤地珍惜沉沒成本,你認為那是有價值的付出。因為這種心態(tài)的頑固性有目的性的,制造對方的沉沒成本,有利于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反過來說,如果你真的能夠克服這種沉沒成本所帶來的心理偏見,不被這種情緒所左右,將有可能做出更加理性的商業(yè)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