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說|無奈的陰謀

陰謀者,秘計,詭計也,方法和目的是用謊言誘導別人犯錯誤,但本故事所講的陰謀,卻是個無奈之舉。

? ? ? ? ? ? ? ? ? ? ? ? ? ??壹

塬西這地方自古是個兔子不拉屎的窮山窩子,最近卻傳出一個驚人的好消息,這里可能有玉石礦。

據說,消息來源于省報一篇名叫《塬西地理資源考察》的文章,作者是省地礦局的專家楊瀟。

文章中僅是了了幾句,說他在塬西河套里發現了玉石,其玉質雖然比不了新疆和田玉,可與緬料(緬甸玉)和俄料(俄羅斯玉)相比,還是有一拼的。

但是,這個喜訊很快被新上任的塬西縣“一把手”李東風給否了,說這事不靠譜,不可輕信。

昨天,李東風說這個話時,縣里正在開脫貧工作研討會,有人問起這件事時,他態度顯然有點遮掩,但也講明了他的理由。

李東風說:”我過去也在地礦局工作,塬西的山地結構和年限是符合玉石產生的某些條件,卻未必會有礦儲的可能性”。

同時,他還說,“我們現在不要總想著天上掉餡餅,脫貧工作要腳踏實地,眼前最大的問題是塬水河清污和塬山開發項目,這是我們脫貧的重點和難點。”

盡管李東風對玉石的事表現出極為不懈,但很多人心里清楚,那個叫楊瀟的專家是他請來搞的資源調查,也確實在塬西河套里發現了玉石。

這里面有什么貓膩兒?有人在猜疑。

更耐人尋味的是,會后,李東風讓縣里下發了一個緊急通知,內容是加大對塬水河的管理力度,嚴禁在河套里傾倒垃圾和非法挖沙取土,并警告老百姓,上游水庫隨時可能放水,不要到河套里去游玩。

警告歸警告,老百姓心里清楚,塬水河的水位歷史上淹沒小腿肚子的時候都很少。

玉石的消息最終還是發酵了,原本無人涉足的河套里人滿為患,有不少人真就找到了一些零零碎碎的含有玉質的石頭。

? ? ? ? ? ? ? ? ? ? ? ? ? ? 貳

辦公室里,李東風翻看著縣里的脫貧工作方案,一堆子難題擺在那里,都說新官上任頭三腳,可是他哪一腳都踢不開。

塬西沒有什么優勢資源,做實了的窮窩子,出了名的貧困縣。

一條塬水河幾乎成了垃圾場,上游的水下不來,下來了存不住。一座塬山光禿禿的,不僅沒有開出梯田,還阻斷了塬西的交通。

老百姓靠山吃不著山,靠水吃不著水。早些年,幾任縣領導都曾動員大家開山修路、圍山造田,可是都不愿意干,正所謂越窮越懶。

以往,縣里也向上求助過,但沒有多余的資金支持,每年的那點扶貧款,辦不了這么大的事。

李東風上任后,最先想到的是招商引資,可是誰會跑到這窮山惡水的地方投資?幾個省里的大企業也來考察過,但交通不便這一條,就是過不去的坎。

如今,縣里確定了脫貧工作思路,治河、開山、修路這些事都好,可是沒有資金,什么也辦不了。

就拿治河清污這件事來說,本想讓縣里的幾個好一點的企業出出力,可是他們個個哭窮,有的甚至還打著給政府多要錢的小算盤。

河套里條件好的區域,有沙子可挖的,幾乎都被“地頭蛇”們霸占了,這些人都有方方面面的關系人脈,都不是省油的燈,罰也罰不得,攆也攆不走。

以往那些簽訂的資源開采合同像一堆廢紙,根本沒有采量監督,也無人敢去監督,更收不上稅費來。縣里剛剛下發的禁令通知,他們仍置若罔聞。

如今聽說塬水河套里有玉,很多人開始蠢蠢欲動,這讓李東風覺得很好笑。

正想著這些事,電話鈴響了。公安局匯報說,河套里挖河沙的人和撿石頭的人打仗了,險些出了人命。

李東風并不奇怪,只是淡淡的說了句,“記住,必須把動手的人都抓起來,我不同意不許放人,這次要嚴辦!”

? ? ? ? ? ? ? ? ? ? ? ? ? ? 叁

被抓的人中,為首的那個外號黑三,是河套里那幫“地頭蛇”中最大的“老板”,其他那些開沙場的混混們多是跟著他干起來的。

今天,因為河套里撿石頭的人在他掌控的區域內亂挖亂翻,黑三不樂意了,于是起了糾紛,行兇傷了人。這行兇的事,以往黑三也干了不少。

李東風其實并不關心案情細節,只是在思考黑三他們提出的理由,也就是既有的開采合同沒有到期,政府不能因為禁令通知,無故終止合同。

更值得深思的是,原來的合同文本里有明顯的漏洞,沒有將資源開采的內容嚴格界定為沙子,其實這些年,黑三他們這伙人,沙也挖,土也挖,就連河套堤岸上的樹木都被砍了很多。

這樣的合同,對于黑三這伙人來講,無異于是個提款機。李東風心里明白,這肯定不是什么一時疏忽釀成的后果。

縣里的分管領導馬副縣長曾經提醒過他,說這合同是根據縣里的資源管理文件弄出來的,那個文件才是源頭,得改改了。

黑三他們傷人的事給了李東方一個理由,他已經把話放了出去,這一次必須要徹查資源開采和管理的事,必須要嚴肅問責,要整治一批人,不管涉及到誰。

李東風坐在辦公室里,等著那些說情者的電話,但是他又決意一個都不接。

半天時間,手機、座機響個不停,他的號碼一般人不會知道,那些陌生號碼的來電,有些是反復的,一直吵吵到晚上。

次日早晨一上班,李東風的辦公室外一群人在等他,幾個縣里實權部門的頭頭都在其列。

李東風陸續聽著這些人的匯報,都是好消息:

有的說,上級財政部門考慮到塬西的實際困難,在建設資金上將重點給予傾斜,撥款很快就下來了。

有的說,上級交通部門感到塬山修路問題十分緊迫,必須馬上納入規劃,有困難也要抓緊辦,這是民生大計,不能再拖了。

有的說,縣里兩個企業感覺塬水河的清污工作涉及城市形象,也涉及投資環境問題,只要政府有號召,他們絕無二話。

這些部門的同志匯報時都不忘提醒一句,“昨天領導打電話找您,您忙著沒接,就直接找了我。”

李東風只是微笑,一再表揚他們工作做得好。

? ? ? ? ? ? ? ? ? ? ? ? ? ? 肆

下午,李東風還是按計劃召開了規范全縣資源管理工作的緊急會議,強調了開采監督的相關要求,同時還提出了關于塬山開發的意向。

聽各部門匯報,幾個省、市里的采石和加工企業都不太感興趣,一方面是塬山的石頭材質一般,另一方面是道路不好、運輸不便,總之項目的發包是有困難的,有些人還嫌政府補貼太少。

正在這時,李東風的手機響了,是楊瀟的電話,他就接了起來,并沒有刻意回避在場的人。大家安靜下來,都在聽。

“你好,老楊啊!你這個專家一篇文章給我們惹禍不少啊,搞的老百姓都跑到河套里去找寶貝了!”

“是有人撿到一些,但是聽說沒有成料的東西,都是些零零碎碎的,不成器!”

“什么?呵呵,行了,不會是山流水料,我覺得山上不會有的,我也是老地礦出身,你就別再給我忽悠了!”

“嗯,嗯,好吧,我會關注的!總之不要再宣傳了,拜托,謝謝啊!”

大家發現,最后這幾句,李東風聽著電話,眼睛微微有點發亮。

掛了電話,李東風恢復了面無表情,想了想之后說,“關于塬山開發的項目,等等再說吧,那些企業不想參與,我們也不強求了。“

會后,李東風單獨留下幾個縣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安排他們再研究一下,提高一定幅度的開采稅費標準,并強調,任何人未經縣里集體研究,不得擅自發包采石項目。

同時李東風要求,抓緊下發一個禁止在塬山上采石取土的通知。

散會后,這些人心里都在狐疑——政府給補貼人家都不干,還要再提高稅費?還有,為什么突然要“封山”呢?

隨即,他們忽然又像明白了什么,匆匆而去。

? ? ? ? ? ? ? ? ? ? ? ? ? ? 伍

只兩天時間,塬山上就變得人滿為患了,李東風只能搖頭苦笑。

他不得不讓人滿山貼告示,鄭重提示那些上山找玉的人,塬山上沒有什么玉石,上山游玩的人也要防止摔傷和落石危險。

第三天一早,李東風把馬副縣長叫來,告訴他,去年那個圍山造田的規劃很好,馬上重新啟動,并且要分區設計好種植作物,簽訂好承包合同。

他交代馬副縣長,塬山山地資源承包和塬水河套資源開采的合同都要再完善一下,增加互惠條款,三年內只要按照政府規劃和要求辦事,稅費全免。

“全免?那可損失不小啊,是不是再合計合計!”老馬善意的提醒。

“不全免,你以為能收的起來嗎?河套資源的稅費往年都有政策,實際情況你還不清楚!圍山造田急不得,老百姓手里沒有錢,你能怎么辦?”李東風若有所思的說。

“合同里的條款是不是把資源內容再具體一些,免得超范圍開采或者真有新的資源發現,政府失控了咋辦?”老馬又問。

李東風笑了笑說:“你還在考慮玉石礦的事,我都一再說了,沒有的事!就不用那么具體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總要有點好處吧!”

想了想,李東風又說:“一定要注意規劃和要求的內容,山地資源的承包者要將開山產出的石料按照政府需要,首先滿足修路的使用后才能外銷;河套資源承包者的沙土也是一樣,同時還要負責河段區域內的垃圾清理,也就是說,想免稅費是有條件的!”

老馬認真的記錄下這些要求,走了。

? ? ? ? ? ? ? ? ? ? ? ? ? ? 陸

中午時分,公安局來電話,請示黑三那伙人的事情后續怎么辦。

李東風語氣凝重的說,“你們要把事情的原委搞清楚,讓他們對傷者道歉、賠償,并且要杜絕今后,否則絕不輕饒”。

頓了頓語氣,他有所緩和的說:“其實就是個治安案件,也沒什么,你們依法罰點錢,然后放人吧!不過要鄭重告誡他們,以后按照政府的要求辦事才行,老老實實重簽合同,如若不然,河套里的好事就永遠不要想了。”

放下電話,李東風詭異的笑了笑,然后他在心里盤算了一下,經過這一番折騰,脫貧計劃的內容基本都有了著落。

這次,他放了河套里的那幫“地頭蛇”一馬,算是還了一些人的情面,也給了黑三他們一些警告。

那幫混混和那兩個縣屬企業本是一伙的,他們會把垃圾清污的事辦完。清污后,不用說他們就會把倒垃圾的事管住,也許這幫人更會“管理”。

塬山上的梯田建設規劃可以實施了,過去開山造田的事沒有人愿意干,這次恐怕積極性都應該有了。

承包合同對資源內容也沒作具體規定,大家都想挖出個玉石礦來發大財,即使挖不出來,之后采石的收入和造田、修路的成果,也都是可以接受的。老百姓往往見識短,但真正慢慢看到了遠景,也就都明白和釋懷了。

修路的事原本是最難的,現在有了上級的規劃扶持、資金傾斜,加上多數原材料本地自產,也就差不多了,不管怎么樣都要先干起來,后續資金如果不足,再向上匯報也就好說了,誰也不能看著一條半截子路擺在那里。

想想這些,李東風對自己到任后的開局之作還是滿意的。

他靠在座椅上懶洋洋的摸出手機,撥通了楊瀟的電話,“老楊啊,啥時候有空,我請你吃飯!謝謝你的那篇錦繡文章,當然還有你那些不成器的石頭!”

電話那端傳來楊瀟爽朗的笑聲,“呵呵,你這個十足的陰謀家,終于想起來請我這個幫兇吃飯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