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是現代人熱衷的工作方式與個人管理方式。同時,高效也意味著改變,那么需要去嘗試做沒有做過的事,做不敢做的事以及我們不愿意去做的事。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了成長,改變,突破,那么這本書值得一讀!
一 ? 你正處于“個人管理”的哪一步呢
在個人管理的過程當中,每個人大致會經歷一下4個階段;
· 淡漠
這個階段的人處于一種沒有目標導向,走一步算一步的狀態,覺得人生無非就是工作,養家,終老,沒有什么值得期待和渴求的事情,‘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的心態是該階段的典型癥狀。
解決辦法;多看好書和優質視頻,如【一刻】,【一席】,【TED】。找到心中的榜樣,走出舒適圈,多思考,制定目標去實現。
· 焦慮
焦慮往往是意識到了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來促使自己進步,但是堅持了一段時間后,自我感覺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改變便開始自我懷疑和否定。會有一部分人開始安慰自己;‘ 那么努力干嘛呢,平庸就平庸點吧,我也就這點本事。’?
解決辦法;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堅持,要知道慢工出細活,是急不來的。想要緩解焦慮的心情,可以通過閱讀開智類的書籍,扭轉自己固化守舊的思維模式。
· 上道
到了這里的人,會意識到自己離‘好’ 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會特別注重自己的人生規劃,知道自己在哪里,可以去哪里,如何抵達,有清晰明確的作戰路線。大多數人會選擇模仿自己的榜樣,雖然每個人的人生版本不同,但是可以在模仿中不停試錯,改進,反思再調整。
· 平穩
這個時候的個人管理已經內化為一種本能,這種有秩序,忙而不亂的生活節奏滲透在工作,生活與學習當中。要達到這一步必須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實踐,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終實現自我價值。
二 ? 想要忙而不亂?‘分類準備’ 來幫你
·?我們為什么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呢?原因是有以下三點好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讓日常事物井然有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便檢索和快速提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便于計算和統計
· 怎樣對行動進行分配呢?作者給出了一下3種實用技巧
1 ?自上而下,歸納類別
對于相同屬性的,視為一類進行命名,允許自己會有遺漏和不明確的分類選項,想要分類變得更加精確和個性化就需要你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目標進行不斷的微調。
2 ?大類之外,還有小類
大類別有身體,家庭,素質,興趣,工作,社交,生活。[僅供參考] 因為每個人關注的東西不一樣,所以可以自己調整。小類別的依據則和你的目的相關,你想要解決什么問題和達到什么樣的目標,比如說在興趣方面,我想要通過閱讀來保持自我提升,并且輸出促進知識掌握。
3 ?沒有對錯,只有合適
需求不同,制定的分類也就會不同。建立自己的分類標準不是交作業,然后再來評判對與錯。只要你能自圓其說就可以分為一類。
· 做完行動的分類后便是實踐了,在實踐的過程中,往往會有許多的不可控因素導致日程的延遲與擱淺,這里就需要我們來關注時間開銷的結果。
關注你一天的時間當中,哪些是高效的時間和浪費的時間,高效的時間一般是集中精力,心無雜念的專注創作時間。盡量保護這些時間段,才能迅速地學習。而浪費的時間則是沒有做和計劃做被打亂的事,要反思為何會被打亂?原因在哪?有什么對策來避免?
關注被占時間和自由時間,如果是在職人員,被占用的時間就是上班工作時間,而自由時間就是下班后自己的時間,用來做你想要做的事,一半這兩組時間都有規律可循。
關注創造時間和事務時間,創造時間是指被安排了大量腦力活動,有個人成果和作品輸出的時間,比如寫一篇文章,完成一本書的思維導圖,一次項目進行。事物時間是指對腦力要求不高,進行一般的體力勞動,比如拖地,收拾書桌,整理文件夾。這兩組時間有了清晰地劃分后,做事的效率會大大提高。
三 ? 時間管理達人的秘密武器 ‘ 精力管理’
我很喜歡【趁早】創始人王瀟說得一段話;‘休息能力是一種職業能力,和溝通,表達,演講,時間管理一樣,是你實力的一部分,真正的休息不是為了爽,而是為了更好地工作。’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休息,從而擁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創造性的工作與學習之中去呢?
· 睡眠
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花在睡眠上,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是重要的精力來源。阿里安娜·赫芬頓,Uber董事,曾提出一個聰明的人應該懂得如何休息,創業中的過度勞累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人在及其勞累的狀態下做事效率底下,造成的損失可想而知。
· 飲食
對于美食,我們天生缺乏抵抗力。但是我們的消化系統卻不會全盤接受,為了好好伺候它規律平衡的飲食顯得極為重要,飲食方面應盡量做到;少肉多素,按時適量,充分飲水。
· 運動
每天保持適量的運動可以趕走身體的壞情緒,增強自信心,精力更充沛。許多成功人士都有著堅持運動的好習慣,將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中。
如何讓自己做到以上三點呢?讓我們從養成習慣入手吧!
習慣的養成過程實質是建立穩固的;暗示——行動——獎賞 ,的鏈條。
暗示是提醒自己每天要記得做這件事,你可以這個習慣制作成一張精美的圖片,再把圖片設置成壁紙桌面,每天提醒自己看到。
行動不是一項模糊的工作,而是一個有時間限制清晰具體的指標。人的大腦喜歡具體的指令,帶著明確的目的去做事才能獲得收獲。
獎賞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勵與肯定,可是是物質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達成一個階段的目標后即使給予反饋是讓好的行為得以維持的動力來源。
四 ? 現在就干的 ‘日計劃’
日計劃里重要的事情是依據你的月目標和年度目標來安排實施的。而我們的年度目標大多屬于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做好它們可以讓我們未來的職業生涯道路越走越寬,在日后的作用如同一兩撥千斤,在提升個人能力的同時還獲得長線回報。
書中作者詳細介紹了自己是如何實踐日常計劃,這也是這本書的重點。因此,在這里我僅把作者的主要流程給予羅列,想要了解更多的伙伴可以自行購買圖書哦。
日計劃流程五步走;收集——孵化——確定——執行——回顧。
· 收集 ?; ?把你近期要完成的待辦事項,信息,想法,和點子統統都從腦子里拿出來,統一放到一個地方,可以寫在本子上,也可以是記到你急軟件上。
· 孵化 ; 在這里書中提出了,處理[4]+組織[3] 的策略,主要是為了先把事情想清楚再干。
· 確定 ; 通過上面兩步,你可以確定出今天必定要做的事情,優先做的事以及想要做的事。
· 執行 ; 在執行的過程當中,依舊需要關注有效時間,可以拿出來用的一整塊時間,以及穿插在各各事件空隙中的碎片時間,兩者結合,合理分配任務。
· 回顧; 回顧相當于反思不足和優化流程,懂得反思,回顧的人對后期日計劃的執行會更有利,也會更加順暢,怎么回顧呢?我們可以通過些日記來記錄,或者寫感受。
今天的讀書筆記就分享到這里啦!我爭取每讀完一本書就保持一篇有質量的輸出,如果你愿意聽我念叨,歡迎關注。
書本 ?《現在就干》
作者 ? 發憤的草莓
推薦指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