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簡化我們的外語學習理念之一:本是一體,小中見大
許多想學習外語或正在學習外語的朋友,不免會有這樣的煩惱,看著需要學習的內容,如單詞,語法,閱讀,聽力,口語,寫作,發音,以及等級考試習題與練習等等,多少都會有點頭大。這么多的學習內容,似乎一個也不能少,一點也不能缺,別說學了,想想都煩,亞歷山大呀。
因此,如果我們想學好外語,首先,我們得學會減壓,學會簡化我們的外語學習。因為在重重壓力下,我們很難集中我們的精力并充分有效地發揮我們的學習潛能。
但是,一旦提到簡化學習,有些同學不免擔心:“怎么減呀?單詞,語法,聽力,口語,寫作,練習等等…,哪個能減”,“本來就學不會,要是減少了,豈不是更難學會了嗎?” 這些想法,自然會涌上心頭。總體來說,這些擔心,也屬常情。
所以,要想能真正有效地簡化我們的外語學習,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我們的外語學習理念。因為我們自身對外語學習的認識,進一步說,我們自身對外語學習的認識程度,將是決定我們用何種方式去學習的關鍵因素。如果我們缺乏對外語學習的深刻認識,哪個能減,哪個不能減,自然心中無數,最后,眉毛胡子一把抓,越減越多,適得其反。從這點上看,只有我們對外語學習的原理和理念認識的越深,我們的簡化學習作業才能越從容,也才會越有效。
下面,我結合自身的體會,將一些可以簡化我們外語學習的理念展示出來,供大家參考。
第一個學習理念其實很簡單,它就是我們對事物的組成方式的認識。眾所周知,迄今為止,我們對萬事萬物的組成方式的認識大致是這樣的,即:個體中含有整體,而整體又是由個體組成,或者說,小系統里含有大系統,而大系統則是由小系統組成。
據此,如果我們說一個分子里包含整個世界,或者,一滴水中可見宇宙,想必不少朋友會接受這種說法。但是,如果我們能進一步,如果我們要是說一個單詞里包含你想學的語言的整體信息,那么,能理解并接受這一觀點的朋友可能不多。或許,有些人會對此感到可笑:“真是笑死我了,一個單詞包含整體語言信息,那么,我會說goodbye不就意味著我會英語了嗎?但是我會了嗎?真是搞笑”,此外,也許更多的朋友會打趣附和:“的確搞笑,要是我會說,太君,密西密西,我豈不是中日雙語達人了嗎?”。
上述說法,只是開開玩笑,夸張輕松輕松。但是,如果我們能對此認真思考一下,如果我們能同意并認可語言的本質是聲音這種提法,那么,若是我們能將goodbye一詞的發音用聲波的形式表現出來,然后,我們能進而將此聲波進行無限次的分解組合。在這種情況下,你還能依然確定它不可能包含整體的英語語言信息嗎?
從常理上講,小中有大,大中有小。或者說,個體中含有整體,而整體又是由個體組成。這是我們目前對事物組成的認識。有時,它可能因具體事物不同而有些難以理解,但它的普遍適應性,總體上來說,是應該被接受的。
譬如,愚公移山,一下子移走整座山,對普通人來說,是很難的。但他移走的每筐土,都是在移整座山。因為,山由土石而成,每筐土中都有座山,而每座山則是由一筐筐土石而構成。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知道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讓你滿載輜重,負重前行。若是如此,你走不遠的,或許僅僅幾步,就會累垮。而是讓你輕裝上陣,走好當前的每一步。因為千里是由一步步而構成,如果能注意力放在當下,放在當前的每一步上,一步步地走好。也許,不知不覺間,你就已達千里之遙。
如果大家能同意并接受這種理念。那么,我們的外語學習,就不再是我們曾認為的,需要學習多少分離的內容后才能學會它那種舊的認識了,而是轉變為,只要我們能學好當下的內容就可能學會它這種新的認識了。因為,在我們正在學習的內容中,就已經包含了我們需要學習的一切內容。確切地說,我們正在學習的每一個單詞或每一個句子,就已包含了語法和發音等整體內容信息。換句話說,一個個單詞或句子已不是一個個孤立的信息,而是帶有全息性質的單個信息。當你學習或接觸他們,你實際上是在學習接觸你想學習的整體語言信息。
從某種程度上說,你想學習的目標語言的整體信息其實是通過一個個單詞或句子慢慢地輸入你的大腦的。如同我們的細胞,在科學發達的今天,我們已知道,我們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可以克隆出我們的整體,然而,我們的整體卻是由一個個細胞組成。
這就是我們對語言學習的新認識,單詞或句子是帶有全息性質的個體信息,雖然我們正在學習的是單個詞匯或句子,但在潛意識或下意識中,我們的大腦接觸的卻是目標語言的整體信息。從這點來看,語言學習并無常規定式,條條大路通羅馬,無論從實踐中還是事實效果上看,基本也大致如此。
看到這里,大家會不會多少有些啟發,也有所輕松呢?還會不會再為龐雜的學習內容而頭痛呢?其實,不管語言學習的內容是如何地繁雜龐大,只要大家能抓住一點,堅持不懈,以點帶面。最后,都會有所突破,都會不言自明,恍然大悟的,也都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