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有點忙。一切都是從頭開始的樣子。
而鬧鐘,亦成了日子的監工,生生將一份無為的碌碌,壓榨出淡淡的青檸檬味兒,極酸澀,好在,療愈了虛空。
心緒,總喜歡隨著文字的指引,步入一片云淡風輕的樂土,這里,是心靈可遇不可求的棲息地。于是,茶飯之余,翻撿古人的詩句,俯拾那些溢于言表的閑情。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不僅是江南獨有的早春美景。此時,在料峭的北方,亦有調皮的水鴨子,悠哉游哉地在江水里嬉戲玩耍。斜略水面的兩三柳條,開始泛起春天水潤的光澤。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杜甫的蝴蝶在深悠的花叢中飛舞,身影時隱時現;蜻蜓在水面自由翻飛,身形款款。可愛的風光呀,你就同穿花的蛺蝶、點水的蜻蜓一起流轉吧,讓人們好好地欣賞!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燕子啄新泥。”一大早,黃鶯就忙著搶占最先沐浴陽光的“暖樹”,生怕一會兒就會趕不上了。誰家檐下的燕子,此時也正忙個不停地銜泥做窩。一“爭”一“啄”,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別具情彩的早行圖:雄雞啼鳴,昂首啄開了新的一頁日歷,一輪新月仍懸掛于西天之上,清冷的月光伴隨著早行人的腳步,踏上旅途。板橋上的白霜,在閑淡的歲月里細數著那串清淺的腳印里的故事。
最具典型的閑適場景應該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了。陶淵明拋卻為五斗米折腰的煩惱,歸隱田園,一俯一仰的不經意間,那秀麗的南山一下就撲進了他的眼簾。在這種自然、率真的詩句中,藏著某種人生境界,只可意會不能言傳。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是辛棄疾的閑適。一個叱咤風云的熱血男兒,脫下征袍,歸居田園。他的心,也被山野農村的樸素恬靜所感染。遠離戰火紛擾,溪水潺潺,綠草青青,一間茅屋,在樸素祥和的光陰里,忘記了流轉的時光。
“暮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是孔子欣賞的閑適。暮春三月,穿上春服,在沂水的清流里沐浴嬉鬧,在舞雩臺上吹風,暖風熏人,惠風和暢,然后一路唱著歌兒回家。多愜意!三分輕盈、七分詩情……
溪亭沉醉,小舟晚回,只隨藕花的香氣蕩舟湖上,怎么渡,怎么渡,人們的慌亂驚動了棲息的鷗鷺,鳴叫起來,撲騰騰飛起來,人聲,鳥聲,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個情趣橫生的意境。“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是大才女李清照別樣的閑適。
閑適是一種心境,猶如幸福是一種自我感覺一樣。只有閑適的心境,才會發現生活中的各種新奇與可愛。忙碌和繁瑣,對美是一種摧殘。
閑適的心境,除了周遭的環境使然,更需要人們在生活中的自我調節。閑適,是人對生活的舒緩和調劑,是對生命的體貼和關注。一只蝴蝶,一顆露珠,一朵花兒,一個世界……閑適,是不刺眼的陽光,不刺耳的音樂,是不亂于心的灑脫。
生活中,人們缺少什么,就會強調什么。――所以,我喜歡閑適的詩句。齜牙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