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我是宅男我怕誰

13我是宅男我怕誰

我是“宅男”我怕誰?

不怕,真的不怕。相反,我還要灑脫地說一句,吃自己的飯,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宅”自己的家,做自己的博客,織自己的微博,讓他們說去吧。

要說我這“宅男”,那歷史可長了去了,只是不知道,“想當年”的“宅”與“被宅”,到底算不算數,倘若算數,那可真就有些年頭了。您還別不信,現在就跟我走,坐上時光穿梭機,回到“想當年”,去那兒走走,看看,轉轉。

話說想當年,我還背負著小跟屁蟲或者小屁孩兒的帽子,就很“宅”了。常常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想出出不去啊,想邁邁不了啊。確切地說,那會兒是“被宅”,因為家庭條件不好,我又貪玩又調皮,玩兒火玩兒水,不亦樂乎,上躥下跳,無人能及。有一天,爸媽不知道得了什么高人的真傳和點撥,每每出坡干活兒的時候,就把我鎖在家里頭,讓我一個人玩兒,“宅”著。好家伙,一“宅”就是大半天,要不就是一天。除此之外,他們走親訪友,要是不方便帶著我這條尾巴,又或者路途太遙遠,那我也會“被宅”在家里頭,即便“被宅”,我這籠子里的鳥兒也不安分,那會兒家里甚至沒有電視機,連半導體話匣子也沒有,我得找點事兒做,做什么呢?

那會兒,我們家有個小窗戶,窗臺離地面一米來高,我就借助椅子凳子,爬到窗臺上坐下。透過窗戶縫,可憐巴巴地看窗外的陽光,婆娑的樹枝,陰暗角落的壁虎。要么就趴窗戶,看那些飛來飛去快活逍遙的鳥兒發呆,一看就是半天。要不就從窗臺上下來,拿塊黑木炭,在墻壁上涂鴉,心里想什么就畫什么,寫寫畫畫。有時候忍不住一抹臉,好家伙,整個一大花臉,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自己也不照鏡子。畫膩了,又爬到窗臺上坐下,冷不丁,窗外一個眼神兒不好使的人路過,一開始,還以為窗臺上蹲坐一個個剛剛出生的黑猩猩,或者生下沒幾個月大小的毛猴兒呢。那情那景,至今想起來,不知道是哭還是笑。

可能因為小時候“被宅”多了吧,所以長大了就“宅”了,“更宅”了。

漸漸地,長大了,上學了,長期“被宅”,原本活潑好動的我變得安靜了,甚至有時候一天也懶得說幾句話。那會兒的主題歌是應試教育,于是,我總有做不完的作業和習題,就是放學了,回家吃飯了,接下來就得“宅著”做作業,溫習功課。好不容易功課做完了,天兒也黑了,想出去玩耍也沒得玩兒了。到了周末了,本以為這下可以好好出去耍耍了,哪想到,好看的動畫片和連環畫又誘惑我“宅”,久而久之,寒暑假也懶得出去了,寧愿“宅”在家里看書,看電視,或者一邊聽卡式錄音機唱歌一邊自己哼唱。

十年寒窗苦,一朝論成敗。轉眼,高中畢業了,從高考的濃濃硝煙戰火里踉踉蹌蹌跑出來,哪里想到高考落榜了,當頭棒喝,心情好生糟糕。原本想出去玩兒,到一些風景旅游區放松一下,這下也沒勁了,還是“宅”。“宅”在家里面壁思過,“宅”在家里翻看同學錄和合影留念,“宅”在家里看書寫字,“宅”在家里思考人生和未來。

晃晃悠悠,一眨眼,我居然在家“宅”一個春夏秋冬了。不行,既然復讀無錢也沒戲,那我就得出去了,最起碼,自己打工掙錢,自己養活自己,走南闖北,上四川,下湖南,漂泊異地他鄉。上班之外的時間依然“宅”,好在上學的時候語文成績不錯,而且讀了不少課外書籍,打下了底子,時間一長,愛上了寫東西,姑且算是邊走邊寫,且行且吟吧。

“宅”的日子有事可做,心里倒也不至于空落落,碼字兒,筑文字城堡,玩文字游戲,間或也有小小的豆腐塊見報,得些稿費倒也可以改善一下伙食,滋潤一下生活,雖然無大作問世,卻也小作不斷,算是聰慧欠缺,天資不足,勤奮有余,汗水淋淋,小果累累。“宅”了那么些年,寫壞了那么多鋼筆圓珠筆,吸干了那么多墨水,時至今日,我是一邊打工,一邊把昔日的文字敲打進電腦,然后借助網絡這個平臺和跳板,陸陸續續發表分享,好家伙,居然有了一百多萬字。

我估摸家中灰塵撲撲終日沉睡的箱子,那些個手稿,怎么著也有三五百萬字吧,字字墨香,字字心血,如今工作時間之外,我就“宅”著鼓搗我的博客。兩三年時間,我的博客也算是遍地開花,小說閱讀網啦,天涯啦,網易啦,搜狐啦,百度啦,新浪啦,等等,多家網站都有我的博客。那是一片靈魂的凈土,是一塊原創文學的花園,是一個成長的思想陣地,也是最后守護者的樂土。我在天涯的網名叫“110a112b”,現如今,好家伙,百度也好,谷歌也好,還是有道也罷,搜搜也罷,一搜,少則幾十個網頁,多則成千上萬個網頁,大多與我有關,如今不是又時興織微博嘛,咱也“潮”一把,上趕著玩兒。說來,哈哈,要不是“宅”,又哪兒有這些成果呢,要不是“宅”,我這草根平民,又哪兒來粉絲呢。

我是“宅男”我怕誰?!

“宅著”,“宅著”,也希望自己“宅”出名堂來。我力挺網絡實名制,力挺博客和微博,有時候想想,自己做博客為了什么呢,得到了什么呢,尤其是我那種原創文學類博客,也沒人給稿費,不是嗎?在這紙醉金迷的時代,我不大會賺取大把鈔票,可是我精神富足,內心充實,我是“宅男”我怕誰呢?雖然不至于“兩耳不聞窗外事”,“躲進小樓成一統”,可是,有了好東西,跟大家一起分享,倒也樂不可言。

比如說開一個博客,哈哈,那就好比是自己一個人包辦了一份雜志,我是策劃人,是主編,是編輯,是記者,是作者,幾大任一肩挑,也蠻有成就感的,尤其是有人與自己產生共鳴了,心里別提多美了。還有織微博,隨時隨地與人分享喜怒哀樂,有什么不好呢,我之前就織過這樣一條微博——“李宇春的粉絲叫玉米,李玉剛的粉絲叫鋼絲,我韓裕平的粉絲叫什么呢?瓶蓋呀,你真笨!”

我想,隨著網絡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高樓大廈源源不斷地拔地而起,人會越來越孤獨。當然,這種孤獨相對于人與人面對面交談,促膝而談,秉燭夜談來說,于是,“宅”的人也會越來越多,網絡不僅僅改變了生活,而且創造了一種生活,姑且叫它“宅居生活”。窗外,春陽溫暖,鶯歌燕舞,屋內,茉莉飄香,簡約書房內,一清茶,一靠枕,一電腦,一個人,一世界,書香彌漫,茶香氤氳,思想的香味伴隨鍵盤的敲擊和鼠標的移動,播撒到世界任一角落,滋潤慰藉人的心靈,夫復何求。

“宅”吧,我愿與天下“宅男宅女”一起“宅”,只要你愿意,茶余飯后,大街小巷,你甚至可以對長天大地說一聲:“小樣兒,我是‘宅男’,我怕誰?我是‘宅女’,我怕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