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虛分析精力的構成與流動

論空虛

空虛是當人精力耗完,但時間沒有耗完所產生的負面情緒。

人的精力分為淺層精力和深層精力,淺層精力如同所有精力的冰山一角,平時能被感知和控制的很少。而深層精力如同原子彈一般只有再特定條件下使用淺層精力才能激發。

沒有深度的事物,會快速消耗淺層精力,深層精力又得不到激發,但時間又還充足,從使得人感到空虛。

合理利用你的淺層精力。


精力流動圖

論精力

精力可以分為淺層精力和深層精力,淺層精力可以被我們感知利用,深層精力可以在消耗淺層精力進入心流狀態時被激化。

淺層精力可以簡單理解為注意力,當注意力不集中時,說明精力不足。

注意力或者淺層精力可分為慣性力和意志力。慣性力指的是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注意力,例如各種習慣,做各種熟悉的事。意志力會用來做不熟悉,違反習慣的事,必須的事,突發的事。

慣性力占淺層精力的大部分,利用慣性力接觸一些具有深度的事物,可以激發其對應的深度精力,例如日常工作,深度娛樂。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能的增長,深層精力會上浮變為淺層精力精力。而思考是比較重要的高質量慣性力。

意志力比重通常比慣性力要小,視實際情況而定,占比過大會造成人的緊張焦慮,長時間過小會使人陷入空虛,故步自封。例如學習,解決新問題,處理矛盾,應對突發狀況。其中學習是比較高效的意志力。

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換個角度也可以說是慣性力和意志力之間的辯證關系。慣性力是不用刻意執行的,但意志力需要刻意執行。

論慣性力

低質量的慣性力只消耗淺層精力而不激化深層精力,例如各種哈哈一樂的娛樂,重復單一的工作,缺少高質量的慣性力會造成空虛。高質量的慣性力在激化深層精力的同時,也在將深層精力不斷轉化為淺層精力,從而提升整體能力,但同時也增加了之后激化深層精力的閾值,換句話說高質量的慣性力是在不斷消耗的,提升整體能力的同時,人會越來越容易的感到空虛。高質量的慣性力需要補充,如何補充?就是意志力的作用。

論意志力

需要刻意執行的意志力都是高質量的,但從難度上可以有所區分,可分為低難度的意志力,和高難度的意志力。高難度的意志力例如入門學習,處理突發事件,打斷慣性力;低難度的意志力例如進階學習,處理相對熟悉的矛盾等。
低難度的意志力會補充高質量的慣性力,當進階學習轉化為生產能力,相對熟悉的矛盾轉化為熟悉的問題,下次繼續從事相同的事物,動用的將不會是低難度的意志力,而是高質量的慣性力。而被消耗的低難度意志力需要高難度的意志力來補充,而高難度的意志力可以主動使用,例如好奇求知欲,競爭征服欲,也可以被動使用,例如處理突發事件的緊張興奮感。

至此,我們的生活與心智一同流動起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