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在少兒中心舉辦的心理志愿者年度終結家庭教育座談會上,由少兒中心主任黃翔,家庭教育協會會長唐超英,心理專家田昕老師主持了會議。
黃主任和唐會長都談到,家庭教育已越越受到國家的重視,讓所有的家長重視家庭教育也是迫在眉梢的事。我們志愿者必須嚴謹對待,刻苦專研,以在各部門和學校需要時盡點微薄之力,也走進社區給需要的家庭給予指導幫助。
而田老師更是談到,不只城市的孩子需要家庭教育,農村的孩子同樣需要。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孩子犯錯犯罪的罪魁禍首。
這讓我想到了藥家鑫案。猶記得看過一個心理專家的分析,說藥家鑫之所以撞人后,還要上前將對方捅死,是因為懼怕被父親責罵。父親藥慶衛從小對他不是打就是罵,還把他關在地下室里,且時常諷刺他:“你那么丑,沒有人會喜歡你”,以及用極大的權威去壓迫他,對他極少有過溫情或正常的父子情。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長大的藥家鑫,是不能犯錯,也不敢犯錯的。犯錯之后,遭受到的是父親極大的酷刑嚴打。可想而知,當他無意中撞傷了人的那一刻,他腦海里或潛意識中,想到的不是關心被撞人傷的嚴不嚴重,而是如何逃脫“罪行”,不至于被父親知道。
所以,他以懼怕被撞人看到車牌號為由,上前將其捅死,掩飾他所犯的過錯。
真是可悲可憐又可嘆啊。而這一切的原因,竟是因為家庭教育的缺失,父親對孩子的缺乏關愛溫情與耐心教導導致。
事發后,多名教授為他聯名請求從輕發落,因為他學習成績好,平時表現良好。
是啊,在我們國人心中,孩子優秀與否,只與學習成績掛鉤,卻從沒人去關注,他們的家庭教育到不到位,父母是否合格稱職?
田老師繼而說到,現在很多父親只知道拼命賺錢給孩子吃好喝好,卻從不愿花時間去關注和陪伴孩子。有個歌唱比賽視頻,大家看了無一不落下感觸動人的淚滴。原來視頻播的是曹格當評委老師的某歌唱節目,有個小胖子因為父母常年不在家關心陪伴他過年過節,他一次次打電話哀求他們回來陪陪他,父母都以忙為由快速掛斷電話,只留下他和爺爺一老一少孤苦伶仃在家過每一個節日。
你看,孩子最需要的母愛父愛,并不是你為他賺多少錢,而是陪在身邊,讓他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幸福氛圍,感受到父母的關愛重視。
也不只成績差,表現差的孩子需要教育和關愛,好孩子同樣也需要關愛。04年的馬加爵事件后,我和幾位專家接手了此案的心理分析。所有與他有關的廣西、云南的老師們都接受調查,他高中以下到小學的老師都說他人很好,在校表現良好,親戚朋友也說他懂事孝順,是個好孩子。
可為何竟狠毒殺害了與他同窗幾年的同學好友?我們去學校調查后發現,他因為家庭貧困,時常被同學嘲笑看不起,每天都出去打幾份工,回學校晚就沒水洗澡了,舍友們嫌他臟臭,不愿多搭理他。他就像一個外界進入到他們地盤的異類,被眾人孤立,總一個人獨來獨往。
他的上鋪還時不時帶女朋友回來過夜滾床單,這讓他一個正常的成年男性如何面感想?男性的欲望浪潮奮起,是何等的煎熬?
之后,他就給他喜歡的一個女生寫信告白,結果女生把他的信影印出來放大,貼在教室黑板的旁邊。他一走進教室,全班同學不是對他指指點點,就是譏笑嘲諷。他忍著極大的羞辱和憤怒上前把信撕了下來,揉碎后放進嘴巴吞下肚。
大冬天他沒布鞋和皮鞋穿,都穿著穿了好幾年的涼拖鞋,學校不給穿拖鞋進教室,他就用黑筆在腳后跟畫上像鞋的樣子。卻從沒有哪個同學去關愛走近、親近過他,網上流傳的都是他如何不好相處,性格心理有問題等,然而他的親友們都說他是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看到這些事,我很痛心。我想,如果他能得到身邊人給的一些關愛溫暖,也許他今天是國家社會的棟梁,而不是犯下罪惡滔天的殺人犯。因為他各方面的表現都很優秀,拿過好幾個國家級獎項,是名副其實的高材生。
他與父母感情也好,母親有次不知怎么弄丟了100塊錢,而父親之前剛好給他 100塊半個月的生活費,他就假裝幫母親找的樣子,說你別急啊,說不定放哪里忘記了,然后從床板下拿出他先放在那的100塊給了母親。
這樣一個懂得為別人著想,關心母親的人,是如何走上這一步的?如果他大學的老師同學們能對他哪怕伸出一點點援助之手,對他有一點點友好關愛,也許他就不是這樣的下場。
聽完后,真是感慨萬千。之前剛接觸心理學時,回頭去看馬加爵的事件,我總以為他之所以如此,也是像藥家樣,是家庭教育的問題,是父母的失職。沒想田老師給出的真相,卻是如此出乎意料。
也許,真像她說的,不只是成績差,各方面表現差的孩子需要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和老師同學的關愛,扶持和家庭的溫暖;好孩子同樣需要作為父母或老師的我們去關注和關愛,去給予溫暖,或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