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摘要

《圣經透析》五段 摘要:

第1段

“正典”這詞來自希伯來文qaneh和希臘文kanon。兩個詞原來都是指一根蘆葦或量度用的棒子。正如一根蘆葦可以用作量度的標準,圣經正典也是量度信心和實踐信仰的標準。人可以把他們的生活與圣經所要求的作比較。再者,“正典”這詞可以指圣經經文本身所必須符合的標準。

第2段

“五經”(Pentateuch)指圣經頭五卷書,這詞源自希臘文pente(五)和teuchos(卷)。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和申命記同屬一個文學單元,這個觀點有圣經證據的支持。舊約的用語如“摩西律法書”(王下十四6)或“律法書”(書一8)等,大概指五經;而新約則稱五經為“律法”(參路十六16;“律法和先知”)。所以,我們不一定要視五經為五冊分開的書卷。或許只是古代紙卷的篇幅有限,所以必須把五經分拆成五卷而已。

第3段

創世記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主題是揀選。在對亞伯拉罕的蒙召里,也說出了以色列這個將來產生的民族要達成的目的:“我必叫你成為大國……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十二2-3)。神造出以色列民族,為要達成以下目的:要他成為救贖世界的工具。但以色列人經常以為蒙揀選只是一項特權,卻忘記了隨之而來的責任。

第4段

出埃及記頭一部分的主題是拯救(出一至十八章)。神的子民在埃及人的奴役下苦不堪言。他們沒有領袖,也無望奔逃。但神有恩典,又記念早期對列祖的許諾(出二24-25)。祂為以色列人預備必要的人間領袖摩西。藉著驚人的災禍,神顯示祂對自然界的全面掌管,粉碎埃及人對以色列的掣肘,讓他們離開埃及。在蘆葦海發生的奇特神跡,是拯救的最終行動(出十四至十五章)。無助的以色列人獲得自由,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耶和華才是他們的拯救(十五2)。

第5段

利未記的主題就是那句反復出現的話:“要圣潔,因為我是圣潔的”(十一4-45,十九2,二十7、26)。神喚召以色列人過圣潔的生活是基于祂圣潔的屬性。神屬性中所沒有的,祂不會要求以色列人具備。神的圣潔與以色列人的圣潔之分別,在于神的本質是圣潔的,而以色列人的圣潔乃源自他們與神的關系。

對今天的基督徒來說,神同樣召喚我們過圣潔的生活。當我們與神契合,靠著圣靈的幫助,學習順服祂的旨意,我們便從神那得著圣潔。藉著利未記的古舊信息,神召喚我們分享祂圣潔的屬性:“你們要圣潔,因為我耶和華你們的神是圣潔的。”(十九2)使徒彼得也把這個信息作為他第一封書信的基礎(彼前一15-16),可見這個信息并沒有時間的限制。這實在是人類最崇高的召命——效法神(太五48)。

《21世紀舊約導論》五段 摘要:

第1段

雖然舊約包括相當多的詩體,但主要仍以散文寫成。散文比詩接近平常話的用語。圣經的詩體主要是疊句與節段的架構,而散文則以句子和段落為建材。大體而言,散文的【文學性】可以說少于詩體。換言之,在散文里面比較不考慮怎樣說一件事;所用的語言較不“高超”,或正式;也較少使用比喻或意象。

不過,若要將圣經的散文和詩作絕對的兩極劃分,卻是大錯特錯。舊約大部分的故事都有文學形式。所以,舊約的散文比較像我們所謂的文學性故事;難怪它可以拿來作文學分析。

第2段

創世記好像一塊大餅,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切,看讀者的觀點和興趣為何。也許最有趣的結構分析法,是所謂的多利達特(Toledoth)公式,它能清楚展示負責經文最終形式之作者所設定的結構。希伯來片語′ellêh t?le d?t 共出現十一次(二4,五1,六9,十1,十一10,十一27,二十五12,二十五19,三十六1,三十六9,三十七2)。這個片語的翻譯有好幾種,包括【這是后代】、【這是家庭史】、【這是記錄】。這個片語通常接著一個人名,只有一個例外,不是名字而是【天和地】(二4)。在這第一處之后,故事分為以下的段落:「這是某人的后代」,即亞當、挪亞、挪亞的子孫、閃、他拉、以實瑪利、以撒、以掃(本段這公式出現兩次,三十六1和9),和雅各。如此,創世記有一段前言(一1至二3),與十段記載。那些名字并非主角,而是該段落的起點,結束點則為那人之死。由此觀之,這個方法為創世記提供了一個體感,穿越了前面所談的來源假說。批判學者將這個公式與P相連。

第3段

出埃及的分段不只一種,要看讀者側重的是什么而定。例如,杜罕(Durham,xxx)正確地注意到地點問題,依次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份:以色列人在埃及(一1至十三16)

第二部份:以色列人在曠野(十三17至十八27)

第三部份:以色列人在西奈(十九1至四十38)

對本書的結構另外一種同樣有益的分析,則以內容為聚光點:

一、神拯救以色列脫離埃及的奴役(一1至十八27)

二、神賜給以色列祂的律法(十九1至二十四18)

三、神命令以色列建造會幕(二十五1至四十38)

這個結構讓我們清楚看見,這卷書所關注的是救恩、律法,和敬拜。

第4段

利未記整卷的內容,是以色列正式敬拜中當遵行的律法與禮儀。除了其他題目之外,主要講獻祭的禮儀,以及有關食物和純凈性生活的法規。研讀本書細節時,若要不致迷失,首先必須記住:在一切律法和潔凈觀念的背后,主要的教訓為:神是圣潔的。在各種吩咐的后面,動機只有一個,就是神所說:「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十八2、4、5,十九3-4,二十7)神不單與他們同在,祂也是圣潔的:「所以你們要圣潔,因為我是圣潔的。」(十一45;亦參十九2,二十26)

因此,利未記的教導為:神與現今的世界是隔開的,唯有不受罪污染的人,才能進到祂面前。

第5段

民數記有一些內容,最自然的讀法就是視之為摩西之后加入的材料。其中包括「耶和華的戰記」(二十一14)內摘錄的短詩;民數記三十二34-42記載約旦河東的兩個半支派在征服迦南之后的建筑工程。這一段最好視為該章在摩西之后的延伸部分。引起許多爭論的一段,就是形容摩西是世上最謙和的人(民十二3),雖然這一段可以勉強解釋為出于摩西之手,但是最自然的讀法,則是將之歸為非摩西的旁注。

《他賜給我們故事》第12章 摘錄

第1段

摩西寫創世紀這本書教導他的讀者離開埃及進入迦南是神對以色列人的帶領。從將被造的世界由混沌帶入安息,借審判的洪水重建墮落的世界,揀選閃的后裔來趕出迦南地的居民,到挫敗巴別人建塔的計劃,這些史前壯舉解釋了神將以色列人從埃及救出來時所作的一切(I)。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生平預期了以色列人對本民族增長,占領應許之地,以及與周圍鄰國關系的興趣(II)。在約瑟的故事中各支派祖先之間的關系確立了摩西時代合適的支派關系,并讓以色列人確信他們將占領迦南地(III)。摩西對過去時代的觀察激勵其讀者離開埃及而充滿信心地征服迦南地。約瑟最后的話清楚顯明摩西的用意:“但神必定看顧你們,領你們從這地上去,到他起誓所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創50:24)。

第2段

出埃及記對原初讀者包含很多重要的主題,但其中心的關注是神對摩西律法的認可。盡管書中不斷重復神為他的子民所行的奇事,我們不應忽略摩西的領導所起的中心角色。幼年時摩西奇跡般地被拯救,他對其他以色列人的關心,他從神領受的呼召,在埃及行的神跡,以及在曠野中的神跡,都表明神設立摩西為以色列人的領袖(I)。摩西的權柄也延伸至他傳遞給以色列人的律法。律法來自神,而只有摩西一人被允許進入西乃山神的所在去領受律法(II)。類似地,會幕不是摩西的發明,他在山上從神那里領受了有關敬拜的指示(III)。

在許多方面,很象福音書證實基督的工作一樣,出埃及記解釋并證實摩西的事工。在他成年后第一次與一個以色列人交往時,摩西被問及一個關鍵的問題:“誰立你做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出2:14),出埃及記這本書回答說是神膏立摩西為以色列人的首領。

第3段

摩西寫民數記這本書號召第二代的以色列人拿起武器組成神的軍隊。這本書以第一代軍隊的形成和他們所應遵守有關圣潔的條例開始(I)。然后談到第一代人從西乃到摩押平原的行軍,在路上軍隊反叛又灰心,神保護他的子民但最終棄絕了第一代人(II)。最后部分主要描寫下一代人組成一個圣潔的軍隊,新的一代被組織好,試煉過,并領受了條例(III)。

第4段

申命記與主前兩千年間國際間盟約條例之間的相似表明這本書在約書亞的時代最后成書。申命記著重于約書亞作為摩西律法的忠實遵行者(申1:38;31:7-8;34:9)并涉及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以后應用這本書的需要(申11:29-32)。一大段冗長的記載包括摩西的律法之約如何在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被重申的詳細指示(申27:1-26)。正如約書亞記報道的,這些指示被一絲不茍地遵行(書8:30-35),似乎很可能這本書最后成書至少在約書亞重新設立盟約之前。

第5段

自由派解經者通常將申命記的最后形式看成是申命記歷史的一部分,正如我們討論過的,福音派基督徒確信摩西是申命記的主要作者,排除了這本書是在更晚時候寫成的可能性。

即使如此,不可否認申命記在從約書亞記到列王紀的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雖然申命記歷史也依賴于摩西五經中的其它書卷,其神學術語,盟約結構,和許多其它的神學主題大部分源自申命記,從這個角度看申命記有結束摩西所寫的歷史和為申命記歷史提供神學基礎的雙重功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圣經透析》五段摘要: 第1段 “正典”這詞來自希伯來文qaneh和希臘文kanon。兩個詞原來都是指一根蘆葦或量...
    鄭存強閱讀 1,156評論 0 1
  • 1、為什么使用泛型 泛型是指參數化類型的能力。可以定義帶有泛型類型的類或類,隨后編譯器會使用具體的類型來代替它。使...
    追逐地平線的甘閱讀 449評論 0 1
  • 我們都WiFi在線,我們晚上都沒有課,怎么不能一起走走呢? 你微博關注了那么多人,可不可以也關注一下我,只有在那里...
    程溪西閱讀 202評論 0 0
  • 很多人說過:旅行的意義不是為了走多遠,走多久,而是為了回來…… 喜歡一個人到處走走,因為我相信行走也是禪修的一種方...
    明河容與閱讀 237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