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了去去石家莊的火車,把帶回去的《達芬奇密碼》讀完,把姑姑家《張愛玲作品集》帶回來了。住的地方床上放了一本張愛玲的書,是從學(xué)校舍友那里借來的,A4紙的大小,厚厚的。翻開以后,密密麻麻的字印在上面一點點侵蝕閱讀者的耐心。從舍友那借來扔在床上很少翻動,但仍是喜歡擺著那里。
姑姑家的這本書,約莫A4紙的四分之一。厚度相當,字跡間距以及大小始終,方便人閱讀。在火車上,太陽透過車窗玻璃照進來,打在正在閱讀的書上,黑字被照的亮晶晶的銀色。終是不適應(yīng)這么亮,拉上窗簾,繼續(xù)閱讀。
坐在我對面的是一位年輕的母親,淺棕色的頭發(fā)束起來,微厚的齊眉劉海垂下來。耳朵上帶了拇指大小的耳釘,五片白色的花瓣,中間嵌著廉價的鉆,旁邊是咿咿呀呀的孩子在哭鬧。
這位年輕的母親,對我是尊重的。當我第一次拿出書來讀時候,她對自己的孩子說“看看人家學(xué)習(xí)好,在看書”我自顧自裝作聽不到,她的孩子仍然也沒聽到一樣,小手在桌子上抓來抓去。火車仍然前行有些顛簸,桌子上的礦泉水瓶倒下了磕到了我的額頭。我看書入迷被一撞,發(fā)出啊的一聲,立刻用手揉了揉。這位年輕的母親像是做錯了什么事情一樣,滿臉愧疚對我致歉。我微微吃驚,擺擺手。
旁邊一位婦人,不知是她的媽媽或是婆婆。也抱著一個稍微大的孩子。兩個人用家鄉(xiāng)話交談,孩子們津津有味看著手機里播放的動畫片。
年紀輕輕結(jié)婚以后的人生就要被孩子,瑣碎的家務(wù)事消耗掉自己的年華,不免有些唏噓。反觀自己,最終也許也會走上這條道路,體驗為人母的喜怒哀愁,又覺得她是幸福的,先我一步體會到了。縱然是這樣,我也沒有絲毫的艷羨之情。本就是道路不同的人,相夫教子的簡單質(zhì)樸的生活令她享受到生活的快樂,能令她發(fā)自肺腑的笑,這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情。而我們這類人讀了一些閑書,視野自認為開闊了一些,人也變得刁鉆貪心一些,嬉笑怒罵青春也是轉(zhuǎn)瞬即逝。
就好像風行八千里,不問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