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是來源于統計學的一個概念。

首先,同樣以一個小故事開頭來進行展開。

二戰時,德國對其他國家的進攻曾一度勢如破竹,但戰爭總是兩敗俱傷,德軍成千上萬架飛機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經常被擊落,損失慘重。后來,德國的軍工設計師為了降低飛機的被擊落率,對飛機進行改進升級,他們統計出從戰場上返航回來的飛機損傷的部位,并對統計出的數據進行分析,然后設計師們對飛機經常被擊中的機翼等部位使用強度更大的金屬進行了加固改進。就這樣一架架新型改良戰斗機大批量投入戰斗,設計師們期待著自己的智慧得到事實的檢驗。

故事說到這里我先暫停一下,留下一個懸念,給大家10分鐘時間結合上面的故事思考一下“幸存者偏差”這個概念。



……

……

……

……

(3分鐘過去了)

……

……

……

(5分鐘過去了)

……

……

……

……

……

(8分鐘過去了)

……

……

……

……

( ?time ?up !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現在揭曉答案:改良后的飛機在戰場上的墜毀率幾乎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仍然在每次任務中都損失慘重!!!


你問我為什么????

你有沒有想過軍工設計師們研究的飛機是從哪兒來的???它們可都是自己飛回來的!!!

設計師們并不知道墜毀的飛機遭受的致命打擊在哪個部位,因此能夠順利返航的飛機全部是不具統計學意義的,因為它們能順利返航,已經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篩選。

通過分析幸存者的數據來對全局下結論,這就是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犯的一個致命的邏輯錯誤。幸存者偏差,并非差之毫厘,而是差之千里。

這下你知道為什么別人的成功難以復制了吧?成功者只是從巨大的死亡基數中浮出分號之上的分子。在統計學家眼里,世間萬物的流轉,只不過是一個0-1之間的概率,我們螻蟻般的命運無法永遠無法逃離這個區間。

宿命論者認為所有的概率早成定數,然而像帥準這樣始終不相信命運的人還在吃力地演算著。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大部分人看到這個詞的第一反應恐怕是立即回憶起那個戰斗機機身中彈概率研究的案例,以為本人要來煲這一鍋老雞湯。非也...
    佛系大叔范閱讀 1,647評論 0 5
  • 無論是在創業還是做一個單純的產品設計時,我們都會采取借鑒他人的方式來解決當下遇到的問題。大多數人會根據存在即合理的...
    傾劍飛血閱讀 471評論 0 0
  • 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文字來源于百度百科):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打得如火如荼。 有一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tribbie閱讀 2,544評論 4 3
  • 文/十年磨刀 有個心理學上的誤區,讓人前仆后繼,坑害了許多人。 知識付費時代,有人靠販賣知識賺錢了,于是一伙人沖進...
    十年磨刀閱讀 6,086評論 0 3
  • 2015-2016前端知識體系 ??總結了下前端這兩年的主流技術,大部分技術在我的博客里有較深入的研究學習,對應技...
    劉玉剛閱讀 3,010評論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