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每一根筍干都表達了最真摯的愛】
小時候,過的比較清平,沒有鮑魚,沒有燕窩,也沒有大龍蝦,但慶幸的是,我生在農村。
我的故鄉在昌化湍源村,一座質樸的村莊,質樸到瓦墻上爬滿了青苔、牽牛花纏繞著籬笆。但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前,對我來說都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或許是家的感覺,或許是大自然的感覺,或許。。。
小時候沒有太多盼望,最多的期盼也許是在余暉灑向瓦墻的時候,依偎在木質結構的窗前,望著遠方,盼望那個身影出現,那個身影是我媽媽,山里長大的媽媽,樸實,慈愛,就像眼前這座大山一樣呵護著我。
我最喜歡的就是看媽媽做菜的樣子,就好像每道菜都好像是她的寶貝,她總是嫻熟的翻炒著,加調料,再蓋鍋,等菜做好,爸爸也就回來了,一家人,一張老舊桌,吃著,嘮著,笑著,我覺得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就是媽媽做的菜。
而如今,我背起行囊遠離了家鄉,童年的記憶漸行漸遠,好在我的媽媽總是會在春夏之交的時候給我寄來一袋袋筍干,那也算是媽媽能給予我的牽掛吧,猶記得小時候,我特別愛吃筍,尤其喜歡吃筍最下面的部分,可能別人覺得不好吃,但我覺得吃著像甘蔗,很甜,也有咬勁,所以每當出筍時節,我就嚷嚷著讓媽媽帶我去挖筍,我們的村的筍不好挖,也許與地勢有關,或者像媽媽說的,好東西是不會輕易讓人得到的。
媽媽說的沒錯,當她把筍挖出了再一點點撥開,我才發現,原來那個時候的筍又白又嫩又誘人,與現在菜場看到的不太一樣,回到家,媽媽總是會留一部分筍做菜,剩下的筍做成筍干。
院子是媽媽的主戰場,媽媽在院子里秋風掃落葉,在院子曬太陽織毛衣,在院子里曬番薯干,還有就是在院子里曬筍,陽光的照耀下,總是晶瑩剔透,像媽媽的臉。
轉眼又到了春夏之交,我的媽媽又該忙活著給我寄筍了,我覺得,在開水泡不開故鄉茶的異鄉,能品嘗到媽媽做的筍干,是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事,是幸福的。
如果你也想嘗嘗我們村的筍,我可以幫你聯系,但請你一定要細細品味,這份來自大山里的美味,這份有著媽媽愛心的筍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信公眾號:阿農巴巴
微信ID:anongbaba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