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兩天,微博上橫空出世一條熱搜“95后婚姻觀”,對于我這個剛剛離開大學校園一個月零二十天的95后來說,無疑是一種影射:該結婚了!
從踏入職場的那一刻開始,茶余飯后聊的不再是學習,不再是成績,而更多的是工作和生活。
卸下工作的面具,愛情則首當其沖。
慢慢地有人開始關心你有沒有談戀愛,甚至打算什么時候結婚?而我們對于這個超速的轉換,如此措手不及,有時候也全然不知道該怎么適應這個突如其來的驚喜!
年少的我們總是執著于叛逆,帶著整個青春時代的懵懂,偷偷喜歡那個洋溢著陽光氣的少年,一旦被發現“蛛絲馬跡”,就被扣上了“早戀”的帽子。
于是,我們開始躡手躡腳,現在想想真后悔錯過了多少“年少的歡喜”。
在最容易心動的時候被抹殺,卻在最不想戀愛的時候被無奈地逼上了不歸路,因為有人催你戀愛、催你結婚,甚至催你生孩子。
(二)
我身邊有很多單身的女性朋友,大多都跟我同齡。
她們很多也都是所謂的“不婚族”,為什么不結婚?
用她們的話來說:還沒玩兒夠!
我給自己大致歸結了兩條:
一,連自己都養活不起,哪還有資格談戀愛,更別提結婚啦!
二,遇到的人很多,可世界那么大,當所有的心動都慢慢變成了失望,那大概就再也遇不到能讓自己心動的人了吧!
我一個女性朋友Candy曾經跟我開玩笑說,她之前遇到過一個對她心動的男生,有天晚上男生心血來潮地找她聊天。
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結婚”,Candy說她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把自己嫁出去了,而且還羅列了一大堆兩個人在一起不如一個人單身貴族生活的樂趣。
后來,后來,后來那個男生就再也沒找她聊過天!
我當時一聽完就撲哧地笑出聲來。
的確,在這個容易一見傾心的時代,守心的人總是屈指可數。
而大多數女生遇到的都是容易見異思遷的人,那她們也已經習慣了身旁來來往往的“人群”,也就越來越不相信愛情的真實存在了。
從最初的不想結婚,演化到“連戀愛都不想談”的地步。
(三)
最近,我另外一位女性朋友也被迫走上了“相親”的道路,明明如花似玉的年紀,明明前腳剛踏出校門,后腳就開始被張羅著各種相親。
只是因為雙方的各種硬性條件匹配,所以就被父母逼著去見面,全程帶著排斥的心理進行著各種“尬聊”,連我這個“幾千米開外的人”都覺得尷尬到無以復加。
可她的父母就愣是覺得男生各方面都很好,也很老實,結婚以后肯定會對自己的女兒好,這樣她們就能把心放到肚子里。
可她們永遠不知道雖然不算拔尖但也足夠優秀的女兒,有著年齡優勢,有著獨立的生活優勢,卻被她們當作“恨嫁”的“剩女”一樣隨處安置。
生活中這樣的列子不勝枚舉,就像前段時間的“相親鄙視鏈”,當一系列硬性條件成了衡量愛情的標準,僅僅是因為合適,那可能一輩子也不會遇到那個既合適又相愛的那個人了吧!
如果可能,那機率又會有多少呢?
(四)
總有人這樣安慰你:結了婚就多了一個人照顧你。
如果一個人可以獨立地賺錢、生活,每天除了開心還是開心,那多余的一個人反而成了一種負擔。
你會擔心他哪天心情不好,又或者是哪天突然對他有點點討厭了怎么辦?
每個人在為你戴上那顆鉆戒的時候,都會在心里或者嘴上說出那句:我一生一世只愛你一人。
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從一而終呢?連7年之癢都抵不過,更別談一輩子了。
有時候會害怕如果真的愛上了一個人,當兩個人生活在一起之后,所有的小缺點、小毛病都不會再有相見之初的那份包容,那每天的生活除了打鬧,除了冷戰,還有什么生活可言?
(五)
如果某一天,你遇到了更喜歡的人,曾經的海誓山盟一瞬間崩塌,曾經用情至深的兩個人從此陌路天涯,最后的結局無疑就是一紙離婚證這么簡單。
當你用心愛上一個人之后,你們也一起度過了最幸福、最溫馨的時光,可又一天這個人突然消失在人海。你努力再多也挽回不來的時候,也就成了你成熟的瞬間。
你也就再難去認識另一個人,去相信另一個人直至愛上他,所以你就有了“我可能會一個人孤獨到老”的想法啦。
可這個世界總是用著一個標準來評判我們的生活,你處于哪個階段就應該做哪個年齡段該做的事兒,所以當你到了該結婚的年齡,自然會有一大群“七大姑八大姨”為你操心。你也要擺出一種不得罪任何親戚的姿態聽從她們的安排。
可我們總有一顆“天生不羈愛自由”的心,總有一顆想要孤獨終老的情懷。
當一個人熬過所有難熬的日子,一個人搬家、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下班、一個人獨自忍受姨媽帶來的痛,一個人經歷過很多不可思議的事,對一個人有何用!
除了跟你吵架,跟你搶零食、搶電視,留著他有何用!
(六)
沒有人規定每個人必須要有什么樣的生活,更沒有成文規定哪個人必須在什么時候去做什么樣的事情。
你可以有一顆孤獨終老的心,只要你內心滿足,只要你過得幸福!
如果你還對愛情抱著一絲絲的幻想,那不妨再等一等,等到那份真情的到來,至少在真愛來臨之前,這顆心不能委曲求全,也更不能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