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月初五,是中國春節假期的最后一天。微信群里都在提醒“休息放松,整裝待發,預備明日上班狀態”。我已經坐在辦公室開始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天上班。
過去短短六天假期的喧囂與此刻辦公室的安靜對比,有種恍然的錯覺,春節假期真的就是一個彈指的功夫。
在這個全國最盛大的節日里,我沒有向20%的精英那般,撇開人群,獨自反思,提升自我,生意不停,賺錢不止。
我是80%的人,一切按部就班:
① 購置年貨
② 發壓歲錢
③ 走親訪戚
在六天春節假期結束后,返回工作崗位,把春節花光的錢再一點一點賺回來。
而我的母上大人,作為傳統的閩南家庭主婦,她的春節還遠遠未結束。
其實,她的春節從臘月二十七或者二十八就開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過完,這個中國年才真正圓滿結束。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備年貨,打掃衛生
臘月二十九:等待我們回家
大年三十:準備年夜飯,除夕夜守歲至深夜12點,燃放爆竹,迎春納祥
我是分割線,大年初一之前都在忙碌準備過年的事,正月才閑下來走親戚。
大年初一:準備早餐,面線雞蛋,吃蛋去殼,除去霉氣,然后去親朋好友家拜年
大年初二:女婿日,女兒女婿回娘家拜年,母上準備團圓飯
大年初三:出門辦了一件要事
正月初四:在家幫我帶孩子
正月初五:俗稱小年,現在已經沒什么人記得這個習俗了,一般是早餐炒冬粉
正月初六:準備做年糕
正月初七-正月初八:準備初九拜天公的事宜
正月初九:拜天公 (這是母上大人眼中最神圣的大事,估計也是所有閩南主婦眼中最神圣的大事)。
正月十五:吃湯圓,看花燈,還有家族祠堂的團拜。
至此,母上的中國年終于圓滿結束。
每年春節看母上忙忙碌碌,歡歡喜喜的準備著這些過年習俗,我常常想,我們這些在城市打拼的上班狗,完全不懂這其中的曲折門道,不知以后,能否將這習俗沿襲,為自己的子孫再現這番春節風俗?!
有人會跳出來說這些是陳舊的習俗,我們應該破除此類迷信,我們應該利用這段時間提升自己,和親朋好友聯絡感情……
然而,我一直堅信,這是春節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母上她們默默的操持著這些被我們這代人漸漸陌生的風俗,才讓這個年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