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優(yōu)秀的人學習
昨天晚上4點半才睡覺,早上10點才起床。看完了彭小六的簡書所有文章,確實和他們的差距還非常大。彭小六開始的文章寫得也特別短和不是太好,到后面加入拆書幫的活動自己成為了活動的組織者之后就像開掛了一樣,寫得越來越好,用的是主題閱讀的方法、還有就是知識管理印象筆記。
在鎮(zhèn)江一個三線城市工作,周六日做高鐵去蘇州、上海、南京參加培訓和學習。同時在網(wǎng)易云課堂、微信社群參加秋葉和秋水的課程、從參加100天閱讀訓練營開始,還有自己一直忽略的微博向大咖學習。然后在趁早、十點讀書會等組織里面去分享,慢慢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和影響力。
這半年來自己走入了一個誤區(qū),認為短期培訓效果和作用不好,參加系統(tǒng)的學歷教育才是王道,還是要加速自己的學習。
看了秋葉的10000小時刻意練習,100小時進入、1000小時熟悉、3000小時熟練、10000小時專家;學習第二個技能時,能力就可以遷移了,不需要10000小時。
2,提高標準要求自己
過去可能是自己的能力不到,第一個10萬字是在空間里完成的以日記為主,第二個10萬字是在簡書完成的以自己的感悟為主,第三個10萬字我也要開掛了以寫經(jīng)典的好書為主。
大量閱讀每月買1000元的書籍,篩選出20本好書,愿意抄寫做讀書筆記、發(fā)自內(nèi)心的想寫書評的書。以簡書首頁、豆瓣首頁、李笑來的十分鐘讀好書為標準去要求自己。
其實自己稍加注意就好了,為什么推薦閱讀這本書講個現(xiàn)實中的現(xiàn)象或者故事,然后介紹作者,分享這本書的核心內(nèi)容。
過去自己的寫字還是以自己為主,忽略了對作者的介紹,現(xiàn)在要盡量以讀者大人角度去寫。
3,啟動線下交流活動、多去做分享
多參加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線下活動,現(xiàn)在自己是抱著金飯碗討飯,在北京這個文化中心,自己現(xiàn)在卻對這些活動視而不見,缺少剛到北京時的那種狀態(tài)。
未來我還想學學計算機編程,無非就是多投入時間練習和花錢參加培訓,請教高手和自學摸索。昨天看秋葉和彭小六的日程都是帶加速器的,雖然現(xiàn)在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利用起來了但是跟他們比還有很大差距,看到凌晨一點多土豆還在發(fā)朋友圈約書評,優(yōu)秀的人都這么勤奮,越努力越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