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詩人,被譽為中國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看一代才女如何哀婉情仇

曾憶溪亭日暮,輕舟爭渡,爭渡。猶記夜來風驟,應是綠肥紅瘦。少時,沉醉不知歸路。

待到梧桐鎖秋清,深院深深深幾許,尋尋覓覓凄凄慘慘戚戚,知是幾更天,一地黃花落?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詩人,被譽為中國千古第一才女。

?01

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曾作一首《丑奴兒近》:“千峰云起,驟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他題記:“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

在《行香子·草際鳴蛩》中,李易安有“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的句子,三個“霎兒”連用,逐層遞進,獨具匠心,招人喜愛。辛棄疾巧妙化用作“驟雨一霎兒價”,這靈感源自易安居士詞闕,同樣也蘊藉深厚。辛詞中,還刻意運用了“怎生”、“只消”等易安經典用詞,在意境和語氣上也努力接近易安詞。

侯寅的《眼兒媚》也題記:“效易安體”。足以說明,在南宋時期,獨樹一幟的“易安體”就已經廣受推崇。

所謂“易安體”,就是宋朝女詞人李清照與眾不同的作詞風格。若追溯到沈謙《填詞雜說》中提到的“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便不難理解“易安體”早在宋代就貼上了“專利”標簽,其才情堪可比肩李后主。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慵懶問聲,從杳渺的時空中飄來:少女從雨停風落的清晨醒來,仍些許醉意,卻不忘一件事,趕緊差了丫頭去院落瞅瞅那海棠,一夜的風吹雨打,它們還好嗎?

丫頭回稟,都好,都好呢,一切如昨。卻不料少女反問打趣兒道,是這樣嗎,真是這樣嗎?

我看是葉兒壯碩了,花兒凋落了不少吧。

丫頭的“看者無心”與少女的“惦念有意”巧妙地流動于字里行間中,眼見者恍惚,耳聽著心明,展現了少女入微的觀察力和準確的預見性,足見其聰慧和狡黠,心思玲瓏,眸眼剔透,具有超強的分辨能力。這寥寥三十余字,走筆逶迤翻轉,對話智慧俏皮,一問一答間,情趣盎然,少年李清照的文采畢現。

少年李清照所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點絳唇·蹴罷秋千》一經傳出,便轟動京城,競相傳頌。怎樣的背景,讓一位待字閨中的少女,填得如此一手好詞呢?這不得不提及李清照的門庭和父母了。

02

生于書香門第、官宦之家的李清照,其父李格非,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進士,繼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之后,與廖正一、李禧、董榮并稱為蘇門“后四學士”,學問才情自是不同凡響。

而李清照的母親王氏,也是出身于書香門第,爺爺乃狀元王拱宸,《宋史》上記說她“善屬文”。在歷史煙云中,有多少女子名字能載于正史中,而這些女子中,又有多少是“能文”呢,大浪淘沙后,所剩“珠玉”,只能以“顆”計算,少之又少。這樣看來,這位王氏在當時必是文采遠播,眾人周知,《宋史》中才有了對她“善屬文”的“褒獎”。

不難看出,李清照從小陶冶在書香墨韻中,父親文學家,母親女才子,濃厚的學習氛圍,時刻的耳濡目染,自然地啟發著她的文學才華,激發著她的創作欲望,信手拈來的一字一句,實則是潛移默化中的日積月累。

優越的生活環境,給了李清照無憂無慮的童年,深厚的文化氛圍,給了李清照學習發展的空間,開明的家庭教育,給了李清照自由創作的源地,這便是少年李清照能“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李清照:看一代才女如何哀婉情仇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能“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緣故吧?

李清照能在小小年紀就“濃睡不消殘酒”,“沉醉不知歸路”,儼然一個小酒鬼,像是見酒起意,喝酒必醉,作為閨閣中的女子,這樣成何體統,沒人管教、約束她嗎?

而更為大膽的是,她能“見客人來”,卻敢“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那一回眸地“和羞走”,似是戀愛中的人兒,見情郎來,眼眉兒似蹙非蹙抬起,想走卻欲留的作態,惹人遐思,令人難免浮想聯翩,這人是不是她的情郎呢?

這人或許就是趙明誠,李清照后來的丈夫。只是,當時的他們還只能眉目傳情,猶抱琵琶半遮面,彼此想念思掛記于心中。試想,詩中描摹的來人,如果不是李家熟悉的朋友,怎可能會出現在內院中呢?而李清照見此人,一副羞羞答答的模樣,除了愛慕之人,他人能引起她的心神蕩漾?顯然,李清照與這人不止一次相見,這種偶然相逢也許是刻意而為之也說不定。只是苦了李清照,大清早在露氣寒重中蹴秋千等待心上人到來。

趙明誠生于官宦之家,父親趙挺之為宋徽宗崇寧年間宰相,與李清照父親李格非同朝為官,兩家皆為世家,且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少年趙明誠一直在太學讀書,而太學生員,日后朝廷大都會委以重任,李家能看中趙明誠作女婿,且不說門楣,單看個人條件也是門當戶對的。不過,少女李清照才情也不輸趙明誠,雖說女子不能為官做事,但是就李清照名滿京都的詩作,想來趙明誠也是心知肚明的,趙家和李家聯姻,郎才女貌,此乃天作姻緣,佳偶天成。

在順風順水的安穩日子里,李清照和趙明誠兩人沉醉于金石研究,歌詠詩詞,陶醉書畫,小夫妻倆“賭書消得潑茶香”,真是人間愜意,美哉,快哉!他們尋寶覓珍,四處搜集精品、絕品,整理、歸類、研究,在他們手中,這些物品煥發了生命力,一部《金石錄》,留下了它們曾經的過往。

03

世事多變,李趙兩家相繼遭遇政變的打擊。政治斗爭失敗的厄運,讓趙明誠和李清照不得不隱居于青州,這里山清水秀,褪去貴族身份的他們,在寧靜中更是找到了做學問和研究金石的樂趣,夫妻二人感情如膠似漆,更加融洽。一次,外出的趙明誠收到妻子李清照寄去的一首《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以示自己佳節孤寂、思念之情,趙明誠對這首詞贊不絕口,來了上進心,欲超越之。

于是,他廢寢忘食三天作了五十首,將妻子這首也混跡其中,請他的好友陸德夫評鑒。待陸德夫品味后,趙明誠急問其作品如何,陸德夫道:“只三句絕佳。”趙明誠再問:“哪三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趙明誠俯首佩服,妻子的才學確是非同一般。

李清照:看一代才女如何哀婉情仇

趙明誠任江寧知府時,遭遇城中叛亂,作為知府的他不但不組織武裝打擊,反而舍下百姓,自顧逃命而去。李清照得知后,大為震驚,曾經自己心愛敬愛的丈夫,卻在關鍵時候做出背信棄義之事,這件事在她心里蒙上了陰影。趙明誠被朝廷撤職必然,隨后,他帶著李清照順江而上,行至烏江渡口,李清照激昂澎湃地寫下來了“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丈夫棄城的事情,她還放不下,一直耿耿于懷。趙明誠看完這首詩后,更是面有愧色,心情難以平靜,郁郁寡歡中,拋下了心愛的妻子,離開了這個世界。

從此,失去丈夫的李清照亦如緲緲浮萍,受盡凄寒和困苦。他們一生蓄攢的金石、字畫等古董,在戰亂紛飛中不斷遺失。

04

步入中年的李清照,在孤寂、落寞中,接受了一位叫張汝舟的男人的求愛,他們結合了。原以為,還能再有愛情,沒有愛情至少也有依靠吧。卻不曾想,這位曾經溫文爾雅的男子,在婚后卻一改當初的溫柔與體貼,在向李清照索要古董未果后,一下子露出了原來的嘴臉,對李清照拳腳相加。這樣的屈辱李清照怎能受得了,于是,她在明知道揭發了張汝舟考試作弊的事情后,自己因為解除夫妻關系也要坐牢的情況下鋌而走險,抱著“同歸于盡”的決心,最終將張汝舟送進了牢籠,發配柳州。李清照在朋友的幫助下,在牢里呆了九天便被釋放了。

心灰意冷的李清照靜下心來,開始繼續丈夫趙明誠未完成的心愿,整理、補寫《金石錄》,最終完成了這部極具學術價值的巨著。這個時期的李清照,因為“清清冷冷,凄凄慘慘戚戚”的悲苦環境,反而迎來出了一個文學創作的高峰期,只是,她的文字中,不再是明麗、輕快、活潑和淘氣,取而代之的是“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的凄婉、清苦和索離。

李清照一生所作《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將其作品收錄在《漱玉詞》輯本里。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俱往矣,聽那“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從時空中緩緩而來.

有人仰望,有人嘆息,有人凝眸,惟有“爭渡,爭渡”的韻律不絕于耳。


大家好,我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曉英,支持原創原創,轉載請私信。喜歡我的文字,就送個“喜歡”給我吧!

發現更多好文:

發現生活之美,不讓初心蒙塵

原來她是蘇東坡的影子:千古話蘇小妹

朱淑真:相思欲寄無從寄,畫個圈兒替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001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786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986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204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96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35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410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554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106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918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93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648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34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75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009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39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107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