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越來越多人都不發朋友圈了,幾百年也不在朋友圈里露個臉,還老愛整一些朋友僅顯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點開頭像想通過朋友圈探索一些生活圈跡象,點進去一條華麗麗的橫線,也是會懷疑是不是莫名被刪了?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朋友發了一條2017年朋友圈數據的小測試,被拉黑20多次,被刪除20多次,雖然知道這只是一種營銷手段,并不代表具體數據,還是忍不住測試了一下,結果數據顯示和朋友的如出一轍。
雖然可能會和實際數據略有偏差,但是莫名其妙被刪是我們每個人都躲不過的。
覺得微信號最不太人性化的設計就是單刪后對方沒有提示,可能別人早已經把你從朋友圈清除出去,而你卻不自知。
除了被莫名其妙拉黑這種稍顯偏激的方式,朋友圈中最常見的是躺尸,靜靜地屈居一隅,卻從不點贊,從不評論,從不聊天。就那樣靜靜地躺在你的朋友圈。
微信上加了很多人,絕大部分人加上就沒有聊過,很多人曾經密集聊過一段時間后來成為安安靜靜的大多數,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每天斷斷續續都會有聯系。
今天中午騎車在路上冷不丁地想起幾個人,已經很久沒有聊過了。到了單位后打開微信聊天記錄那一欄不見蹤影,對于我這種習慣刪聊天記錄,又不愛備注姓名的人,只能打開通訊錄來找。慚愧的是有的我竟然記不起來他們的網名,只能一個一個挨著找。
曾經他們可是每天都會聊天的人呀,從每天的早晚安到生活中的日常瑣事,甚至一些不方便無人為道的心事都會和他們說。我知道對方的感情史,還會在晚上纏著他們給我講故事。每一點蹤跡都會和對方說明,在日復一日的平淡流年中安慰了彼此偶爾冒出的矯情心跡。
可能有些人并未見過面,卻隔著屏幕滋生出一種相見恨晚之感。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句話,開心的事寫在QQ上,生活的事寫在朋友圈上,傷心的事寫在微博上。其實還有一些話適合說給陌生人聽。
經常會收到微信后臺寶寶們添加好友的邀請,也有幸聽到他們的一些故事,其實對于感情我真的只是一知半解,卻還是有很多人愿意把他們的故事講給我聽。我想,可能只是因為我是一個隔著屏幕的陌生人,所以更容易放下芥蒂。
記得曾經有一位寶寶說起他對于前任的留戀,可彼時他身邊已有佳人。他說這些話從未和人說起,卻愿意說給我這個人陌生人聽。
我想我是可以理解的。有些心事真的不太方便講給身邊人聽,關乎面子,關乎身邊的人感受。所以寧愿隔著屏幕和生活圈完全不交織的人說起,也許今生都難以得見,卻隔著無線波將心事說給對方聽,也不必擔心有一天那些潰爛的心事會被人知曉,陰郁的心情也可以得以緩解。
可是,卻還是在某一天不知不覺丟失親密,曾經無話不說的人打開微信聊天記錄,距離上次聊天已經過了很久很久,你不說,我不問,就這樣漸漸斷聯,安安靜靜地躺在微信通訊錄里,成為一個孤獨的存在。
已經太習慣這種由親密漸漸生疏最后失聯的感覺了,像到來那天一樣,也是一個陽光灑落的午后或者明燈照空的晚上,靜靜地來,然后再悄無聲息地走。沒有告別,也不必告別,因為只是參與一段朋友圈,又沒有參與過生活。并且生活圈來來往往也已經習慣,又何況朋友圈中的短暫相識呢?
很多黑名單也曾互道晚安,很多特別關注最后形同陌路,很多心事互說的人最后卻變得連一句問候都奢侈。多么正常的事啊。只是別忘了最后離開的那一個人也曾踩著七彩云彩絢爛過你的朋友圈。
后來,很多人終于“死”在了自己的朋友圈,可是我還是愿意為他們留有一席之地,你不拉黑,我便不刪除。即使不發一言,看著你們的頭像也會覺得好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