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獨行
第一次翻開《自在獨行》是在孤身去往秦皇島的火車上,一人,獨行。覺得非常符合當時的意境。
自在獨行,黑底白字,簡潔大氣,它是一部單看封面與目錄就足以讓人心生感動、淚水在眼眶中打轉的作品。
紡車聲聲中的每一個字都是伴著眼淚生生吞下的,平凹先生出生于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身上或者說文字上有著典型的陜北人民質樸真實的特質。
正如書評所說,平凹先生喜靜,要么獨自行走于西北大地,要么隱居在書房。先生也喜歡熱鬧,只是先生的熱鬧不是燈火燦爛,而是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
孤獨地走向未來,默默看世界,主要描述了作者對于世事,人事的看法。深刻,透徹。
獨自走一走,獨處的安寧,自在的禪意。先生一人獨行。獨處時,先生其實并非一人,自然萬物在先生眼中都活了一般,充滿靈性。那石佛、那紅狐、那文竹、那只貝、那布滿年輪的桌面,先生擁有一顆博大的心,有著豐富細膩的情感,細細體味著每一種生命形態,并總能從中悟出生活中的道理,所以即便是先生一人獨處時,他的身邊也是極其熱鬧的。
蚯蚓在鳴,螞蟻在叫。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描述,仿佛心中的一塊未開發的領域被點亮。蚯蚓本不會鳴,螞蟻也從來不會叫,但是當我們將自己融于自然,用心去感受時,或許能體味其中一二。
向往平凹先生描述的自然世界,但這些對于現在整日困在鋼筋水泥中的我們來說簡直就是奢望。
不過,我們至少可以學習到用心感受身邊的萬事萬物,哪怕是路邊的一朵野花,自己衷愛的桌面擺件,當我們傾注感情之后會發現那些事物也充滿了生命,充滿了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