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如果有人跟我說,人人都可以寫作,我覺得那是一個大忽悠,一個天大的笑話。
但,在這個自媒體時代,如果有人跟你說人人都可以寫作,你一定要相信。
在這十年的大浪淘沙中,我看到了很多很多曾經認為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曾經一些默默無聞,名不經傳的草根,在這個自媒體時代快速成長,并吃到了第一波紅利。
這是一個顛覆性的時代。你曾看不起,看不見的東西,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你的認知,驚掉了無數人的下巴。
算起來,我是比較早接觸公眾號的那批人,微信公眾號剛出來那會,我就申請了微信公眾號并通過公司的渠道接受過運營培訓。那個時候,我對這個概念非常的模糊,總覺得,寫個破公眾號自娛自樂,雖然有人點贊轉發,但賺不了錢,寫了段時間就放棄了。
當時我有個同事M,跟我同期注冊的,她因為自己喜歡寫點東西,所以一直在堅持。前兩年,她竟然靠寫作賺到了她的第一桶金,并自己買了房,品牌的邀約不斷,還經常參加品牌SHOW,逢年過節還收各個明星發給她的禮物,現在她到處旅行,也不耽擱寫作,生活工作兩不誤,別提有美。
你說她是那種寫作很有天賦的人嗎?并不是,在她的眼里,我才是那個有天賦的人,她頂多也就是很努力。
按她的話來說,在設計師圈里,她是個會寫作的設計。在寫作圈里,她是個會設計的自媒體寫作者。這兩者結合,成就了今天的她。
粥佐羅在他《學會寫作》一書里所說:
一個厲害的程序員?寫作
一個銷售達人?寫作
一個優秀的設計師?寫作
……
每一種身份?寫作,都能產生很有想像力的反應,能量無限大。
有次和M聊天,她說:“我那時候并沒有想那么多,就是自己喜歡,就寫唄。Benky,你要是堅持了下來,會賺得比我還多呢。”
我說:“不是的,既然事情已存在,就是合理的,沒有什么如果。思維跟認知跟不上的時候,就必段要交智商稅,交夠了才能上路的。”
正如2020年羅胖在跨年演講時,很鄭重的說的那句話:“你永遠賺不到你認知范圍里的錢。”
當我明白了這句話時,是多么痛的領悟啊。
前兩年,《留守農村婦女做自媒體,月入破萬!》這個新聞火了,被朋友圈刷到爆。
這說的是一群山東的婦女靠寫作月入破萬的故事。重點是,這群高收入的婦女并不是科班出身,學歷最高的也就高中。她們大多已婚,在家全職帶娃,從前不是在家務農,就是外出打工。
我當時心里想這也太夸張了,但這就是事實。你不相信,不代表它不存在。
就像《學會寫作》的作者粥佐羅,從一個銷售員到向上生長的CEO,從月薪2千到月薪2萬,從寫一篇文章差點把自己逼瘋到一篇文章閱讀量10W+收益15萬,他坦然是寫作改變了他,寫作并沒有那么高聲莫測,他是有方法可循。
他用他的實戰經驗告訴我們,只要理解寫作的價值,即人人都需要,人人可受益,人人可學習寫作。
前提是,你要相信。你相信一切才有可能,不相信一切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