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你還活著嗎?

你無法離開印度,只要你到過,千絲萬縷的線索都在召喚著你回去。

坐在德里機場等回柏林的飛機,即將離開闖蕩了一個月的印度,一切回憶瞬間涌來,有點想哭。經歷太多收獲太滿,我的整個世界被印度大大打開,如今成了一個沒事愛傻笑的小子。

來到印度,遇見了全世界。遇見世間生活百態,遇見五彩斑斕的旅行者,遇見一打故事。

對于印度的感受,用“愛恨交加”來形容完美至極。它是如此地雜亂無章,擁擠嘈雜煩人骯臟。但它又是如此地不可預測,每一天都有新際遇不期而至。印度,它超出你的認知,打破你的底線,撐開你的視角。

在印度呆個三五天,會收獲一種態度,那就是:Whatever。

啊,隨便啦,無所謂。因為一切事情在這里都有可能發生,一切事情也都在這里發生著。反正天氣那么熱,街上那么擁堵,床單被套也不知道多干凈,食物衛不衛生也只能吃了,聽說來印度很有可能生病于是你真的就生病了,而你就這樣踏上了12個小時的火車,在過了21個小時之后你終于到達。

瓦拉納西火車站跟售票大叔聊天,他說:十幾個小時有什么的,這整個一生都沒什么意義,你坐在火車里有空了就想想什么是你人生的樂事,然后你就到了!

但……然后我錯過了火車……趕回旅舍取電腦再回車站已是傍晚6點半,天已黑小伙伴已離去,我怎么辦?我一咬牙,跳上了正在開動的一輛火車,它真的是正在開動然后我跳上去……以open ticket無座上車買票的方式前往德里……前途未卜……

然后買票,現金沒帶夠。一起聊天的本地伙計出手相助,跟售票大叔求情砍價使我買到票,但仍然沒有地方睡覺……入夜時,我被一位仁慈的老婦人擁抱著雙腿兩人擠著一張小床入睡,半夜窗外的火車轟鳴巨響,我還要時不時上廁所拉肚子……

所有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你也即將接受發生的所有事情,這樣的印度將組成你行程的一大部分。

在印度沒有規矩。怎樣可行怎樣來,就是這里的規矩。

買個電話卡,買張大巴票,沒有打印出來的信息參照,必須聽人口頭講述,而且要聽好幾個人口頭講述,才能得到最終正確的答案。上下班出行高峰期,孟買local火車必定開掛。火車還在移動時乘客就上下跳動,我們站在旁邊看得傻眼了,路過的衣冠整潔的大叔笑著對我們說道:“Indian style huh?”我們不說話只能點頭。然而這正是想象中的經典印度。

火車太擠,又沒有門,于是一只手、一只腳、半個身子、整個身子都掛在門外,這真的是每日在發生的事……來到印度之后,我花了兩天的時間才意識到,原來這里靠左行駛……太亂太亂,路要自己找,縫隙要自己鉆,安全要自己著想。體制并不保證每個人的安全,作為個體自己要為自己考慮,包括火車門開著的危險。

街上人人都在忙碌著為自己找出路。

或許是因此,人們的公共空間意識很弱,隨處都是垃圾,空氣污染也很嚴重。

在阿姆利則半夜的樓頂和青旅小二聊天,我說這里跟德國太不一樣,對于德國人來說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秩序,可是印度完全沒有秩序。他說:對呀,在德國一切規矩都是已經定好了的,所以社會像是一塊堅硬的石頭,而印度就像是流動的水,你隨時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或者制造混亂。

這是我聽到的最契合的對于印度規矩的描述。

我一個人來到印度,飛機凌晨4點到達德里。

理智告訴我應該等到天亮再出機場,我一直在物色可能也要去市中心的背包客但沒有找到。我摸索著出去看看,到可能危險的地方我就止步。結果德里的地鐵設施讓我大驚失色,這是印度嗎?現代,規矩,整潔。然而伴隨而來的也有不懷好意的眼神。

怎樣形容這種眼神呢?他們直勾勾地盯著你,像是到了沒人的地方就要如同一只猛虎一樣地撲過來吃了你。又仿佛這里男性與女性之間的空白如此之大,這種好奇、渴望與壓抑全然無法掩蓋地體現在他們的眼神里,叫人心生膽怯而又渾身不快。可惜這種眼神將伴隨你的整個印度之旅。

不過,當我下了地鐵矗立在大廳不知該往何處去時,有個人過來說:“Excuse me, ma'am. Do you know how to go out?”來問路的?我也不知道呀。然后他說:“好,你從這里出去,然后你打黃色的Rickshaw,到你的旅舍最多不超過150盧比,注意安全。”他過來幫我,居然說“Excuse me”?

與那種不懷好意的輕浮的搭訕不同,有時候人們靠近你,是真心實意地想要幫助你,他們熱情好客又對外來世界充滿好奇,所以當你有困難,他們會伸過來整個手臂護住你,為你擋開一切的紛擾和危險。這是我感受到的印度的另一面。

我一個人坐著凌晨5點陌生印度人的三輪摩托從地鐵站前往旅舍。天還黑著,我沒有網絡沒有地圖,我一路高度警惕。司機更改路線,駛進一個大院,停頓了一下,路邊兩個人立馬探頭進來看我,我也看著他們,他們退開。我問司機我們這是去哪里?原來他只是進來掉個頭。

一路開,一路開,凌晨未蘇醒的德里,我和印度的初相識。直到看見Stops Hostel Delhi,我心中的大石頭放下。對于背包客來說,來到一個陌生語言的陌生國度,到達青旅就等于安全到家,這里可以得到一切的幫助,和朋友。

我一個人來到印度,可我出門從來不是一個人。

Solo but never alone.

最棒的青旅是能讓你和陌生旅友很容易地匯聚在一起,并成為朋友結伴同行。

我不知我何以如此幸運,從我印度之行的第一站開始就入住了全印度體驗最棒的一家青旅:Stops Hostel Delhi。到最后我和店員以及保安打成一片,他們說:怎么好像來來去去的每個人都認識你?因為我總是從這里離開去其他城市又回來,然后離開又回來。

我到達德里之后,倒時差在旅舍大廳一直睡到中午1點,然后check in,把行李都放進房間柜子里。這個時候有人告訴我,他和幾個小伙伴馬上要出發去馬圖拉過胡里節,那里是胡里節的發源地,要體驗最正宗最地道的胡里節非馬圖拉莫屬。

我一心動,就跟著這幫剛認識5分鐘的,他們相互也才剛認識的小伙伴,放棄了我剛check in的床位,我們不知道坐哪輛車以及今晚在哪里過夜,就這樣一行五人出發去探索未知的馬圖拉。

馬圖拉胡里節的經歷可以用無與倫比來形容,我過去所有的經歷都無法比擬。

古老的小鎮,瘋狂的人群,漫天的色彩,以及默契的伙伴。我的印度之旅以這樣濃烈的方式開啟并烙下深深的印記。在做決定的那5分鐘里,7個多小時的check in等待以及旅途的疲憊,全部煙消云散。就這樣走了,這真的很不理智……可是馬圖拉的熱情,如同整個印度一樣,完完全全將你裹挾住。一群絕妙的伙伴共歷馬圖拉的瘋狂,這是一次絕無僅有的經歷。在這里,我迅速愛上印度。

哪怕只為了馬圖拉的胡里節,我也還會再回去一次。

無法預料,是印度。

這樣形容這種感覺:有點危險又十分刺激。仿佛你時刻戰戰兢兢,但又全身毛孔張開,迎接可能發生的一切。你站在大街上人群嘈雜聲中,想象自己閉眼抱頭失聲尖叫,但你又有點享受這種混亂。

我坐在從孟買回德里的飛機上,即將度過我印度之旅的最后一天,我睡了一覺醒來和鄰座搭話,因為我不知道飛機餐中的調料怎么用,他告訴我那是飲料用的香料,我撕開手一抖全倒了進去……他看著我說:“你倒了很多……”我僵硬地轉過去頭跟他說:“是的,我剛剛意識到……”然后我問:“你飛回家嗎?”我們開始交談。

他是個年輕投行家,游歷過歐美,英文標準而且紳士有禮,雖是印度人,但眼神中卻透露著罕見的干凈和含蓄。和他的交談讓我覺得十分愜意,甚至十分默契,于是我們一個話題接著一個話題聊,自然而隨意,聊到我們最喜歡的歐洲城市都是阿姆斯特丹,聊到關于印度的stereotype,聊到我們在座位上笑得停不下來……

我有一些受過很好教育的印度朋友,但是我卻從未遇到過一個能夠這樣完全理解我的印度人,沒有認知盲區,沒有語言障礙。在最后一天我竟然遇到了,而且我們成為了朋友。

這是我所愛的印度,每一天每一刻的經歷都難以預料。

我坐在旅舍的廚房,一個人走進來一秒鐘跟我打招呼問你從哪里兒來?然后聊了幾分鐘就成為朋友第二天結伴同行。

這個人他可能是米蘭設計師,美印混血,在馬來西亞出生,在新西蘭上的高中,目前居住于烏克蘭基輔,每周一半一半的時間輾轉于基輔和米蘭之間,同時攻讀服裝設計、管理和醫學三個學位。你和他出門逛街他一開口你要笑個老半天,他可能批評一切但你又愛死他。每次想起他,他的幽默和能量,你都要開心地笑好久。告別時你們緊緊擁抱對方并認真地約定,在歐洲互訪。

這是我所愛的印度,在這里遇見無盡可能的旅行者。

印度以一種混亂的手法將我的世界全盤打開。

米蘭設計師Bhanu的幾句話可以概括印度給我的感受:

"It's so hot."

"It's so dirty."

"I'm so fucked up here."

然而你又忍不住愛它。愛它的神奇,愛它的瘋狂,愛它的沒來由,愛它的無厘頭。

我覺得我的世界被打開,并且和整個世界連接在一起。

在孟買回德里的飛機上認識鄰座的年輕投行家Karan并受邀去他家的party,德里青旅偶遇孟買音樂家Kavish并決定去孟買找他,在孟買青旅遇見半夜到達的德國人Daniel和Leo并一起開啟了瘋狂模式的孟買一天,在孟買火車站買票結識正要離開去亨比的比利時友人并在十幾分鐘內成為朋友相約互訪,在達蘭薩拉一茶店前與藏人Palden搭訕聊天并幾天后成為兄妹,在離開達蘭薩拉的最后一刻同葡萄牙水手Petro結伴徒步,在從德里去往瓦拉納西的火車上遇見風趣幽默又博學多識的喇嘛Shree一路聊天并互加Facebook……啊,太多回憶太多故事,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發生,每每想起都會傻笑很久。

把你扔到印度,全世界主動找上門。有時你甚至什么都不用做,你在就可以了。

在這里我們與世界產生連接,我們穿行于不同的地域和文化,成為一個世界公民。

今早醒來我震驚地聽到窗外的鳥鳴聲,感受到了一種文化休克。

我竟然一個人去印度闖蕩了一個月,然后回來了。

在印度的最后一天,共歷馬圖拉的阿根廷友人Juan發來消息問:“Lu,你還活著嗎?”此時該家伙已在新西蘭風光數日。我被他戳中痛點,哭著又笑著回應他:“我還活著,伙計……”

這一個月,這一路上學會了一些道理,在與他人的交談中也有許多收獲。

比如印度人喜歡說:“One minute one minute.”他們給你支招的時候喜歡說:“You do one thing:……”當他們不知道你怎么了的時候會問:“What happened?”聽多了之后聽出了一個模板,之后一聽到就很想笑。當然收獲指的并不是這些……

在與人的交談中,我遇見了不同的心靈,其中一些震動到我,或者我觸動到了他們。我看見這些世界,他們讓我沉思,讓我著迷,讓我悵然。去認識和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這是我最大的收獲,因為這是最能夠帶來改變的因素,也因為其中一些人進入了我的生命。

25歲,我到過印度。所有這些經歷我會銘記很久,所有這些情誼都對我彌足珍貴。

我感到在心靈的世界里,我們并沒有國界。我們追求這個世界上我們喜愛的東西,或者努力為了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奮斗,生活在往前,而我們有朋友。

我們這一群愛瘋愛玩的孩子,不過是充滿了精力和好奇,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氣,和古靈精怪的主意,大多懷著一顆善良的心。

在這個世界上,當我們試著更多地給予,而并非一味拿取,其實我們收獲更多,我們更加快樂。完全地打開自己,迎接所有到來的可能性,就算是印度也能應付得來,或者印度將會賦予你這一特質。

打開自己的心,打開自己的眼,世界這樣豐富,世界這樣多彩,想想你都會覺得開心,你有過那么多的故事,你也即將會有更多的故事,只要你善意而勇敢地前行,有什么可煩惱的呢?

沒有什么好煩惱的,好好地生活。

但是,你要去過一趟印度呀。



下一篇:達蘭薩拉:我愛你,因為你很簡單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