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終于能夠制造圓珠筆頭了

中國終于能自己制造圓珠筆頭了!確實可喜可賀!

最近一份資料顯示,山西太鋼完成了筆尖鋼制定標準的工作。

寫了這么多年字,今天才發現原來圓珠筆頭都是進口的!

小小一個圓珠筆頭為啥這么難制造呢?(以下信息來自網絡,愛瑞雪整理,侵刪)首先圓珠筆頭對鋼材有極高的要求,現在國內外多使用碳化鎢材料。但是以前國內還沒有這個工藝。山西太鋼集團經過五年的調制研發,終于生產出合格的“筆尖鋼”。

這只完成了第一步,有了材料之后,還需要精細的加工工藝將碳化鎢打磨成合格的小圓珠,生產一顆碳化鎢的小圓珠筆珠大約需要斷斷續續地研磨幾十個小時。筆頭除了小圓珠,里面還有5條引導墨水的溝槽,這些溝槽要達到千分之一毫米數量級的加工精度才能達到要求。

并且考慮到不同書寫角度、壓力,小圓珠與墨水溝槽必須搭配的天衣無縫,誤差不能超過0.003毫米,相當于頭發絲直徑的十分之一

圓珠筆結構

能夠早日圓珠筆頭靠進口的日子離不開千萬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欣喜之余,我們是不是該反思一下:我們能上得了天,奔得了月,為什么連個小小的圓珠筆頭都造不出來?難道小小圓珠筆比火箭還要復雜?

中國的嫦娥已經登上了月球,世界排名第五;中國高鐵總里程世界第一,最高時速世界第一;中國神威超級計算機計算速度世界第一;戰斗機殲20世界排名第四;中國是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軍工科技領域中國在整個世界上可以說是名列前茅,但是到了民工科技領域,卻難掩尷尬。

先說手機,現在國產手機廠商可謂風生水起,華為,小米,魅族,藍綠廠……連年銷量增長,但是90%的利潤卻被蘋果和三星占取了,因為我們沒有掌握關鍵技術;汽車行業,2013年我國汽車產業技術能力指數僅為2013年世界先進水平的37.5%;機床的軸承,大部分還依賴進口,因為負荷到一定水平,國產軸承就不能達到要求(中國造與德國造軸承對比http://www.iqiyi.com/w_19rsf15fst.html?share_sTime=0-share_eTime=87);我實驗室如果要做一些比較精細的實驗,可以的話一定選擇進口設備,因為不得不承認,國產的設備精度確實達不到要求……

軍工科技我們可以飛天巡洋,為什么民工科技卻處在這樣一個落后的地步?軍工科技的競爭更能體現大國形象,給世界以威懾,所以國家在軍工方面的投入支持力度較大。但是這只能是外強中干。當年美蘇軍備競賽,蘇聯在很多方面甚至領先美國為什么還被拖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蘇聯民工企業不夠發達,造成軍、民科技發展的極度不平衡。

還有,我們確實缺乏“工匠”精神!雖然天天吵著說種種科技輝煌可能都是表象。神州上天了,導彈發射了,但是加工的各種機床卻是進口的,甚至小到一個軸承;殲20的發動機技術是俄羅斯的;神威超級計算機就是擺設沒有企業使用…….或許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全民都處在一種浮躁的狀態,急著掙錢,急著出成果,而不能精心搞科研。BBC的紀錄片每一部都讓人嘆為觀止,為了拍攝造園鳥幾秒鐘的求愛畫面攝影師躲在帳篷20天沒有出來;《功夫熊貓》仙鶴羽毛有3000多片,烏龜大師臨終被37517片花瓣淹沒,等等;而中國影視中的五毛特效也就不說了。這還僅僅是影視上的差距,而反觀其他行業其實也類似。難道中國真的造不出來一個合格的小小軸承?

有時候我們真的應該學習老外那種傻乎乎的“較真精神”,少一點小聰明,靜下心來把事情真正做好。資本洪流的沖擊下每個人都想抓住機會,害怕自己出手遲一步會被別人搶先,殊不知實力才是硬道理!一百張一毛的頂不過一張毛爺爺!

最后放幾張很喜歡的一位畫家冷軍的作品。超寫實作品,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冷軍作品

冷軍作品細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