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拆書”一詞是從一位同事口中,當時特別好奇什么是拆書,是要把書拆爛嗎?找了度娘才了解到“拆書”其實就是一種新的讀書方式。過了半年,再次聽到另一個同事說她正在參加拆書幫的21天訓練營,突然有種想去看看的沖動,這個拆書真的有這么大魅力嗎?于是上周就去體驗了一把。
第一次參加的拆書課,是劉瓊老師的《感謝自己的不完美的》。這次課對我的觸動很大。首先是拆書的理念“聯系過往,拆為己用”。以前讀書,讀完就完了,最多也只是覺得“嗯,不錯,想法很新穎,這個方法可以借鑒……”就沒了然后,但與自身產生聯系這個方法,讓我過了幾天依然能對那次課程印象深刻。其次,是劉瓊老師的解讀讓我茅塞頓開。平時我非常粗心大意,文件經常會有錯別字等,這個壞習慣一直困擾著我,并成為貼在我身上的標簽。盡管我很努力改變,但效果依然不佳,以至于別人覺得我說的努力都是嘴上說說的而已,所以后來索性愛怎么滴就怎么滴吧。但這次課程讓我了解到,壞習慣之所以成為習慣,必然是曾經得益于它。我仔細一想,確實如此,我的粗心大意是因為我得益于它帶來的高效。另外,在A2學習中,劉瓊老師給予的指導也特別好,讓我把“改掉粗心大意”這種想法換個表述,如“降低出錯率”等,這種有指標,可執行的方案讓我豁然開朗,并且卸掉了內心多年的內疚感。所以我特別感謝這次拆書分享,也特別感謝劉瓊老師。
從這篇文字開始,我就告訴自己,檢查出十處錯誤就獎勵自己一杯一點點奶茶。從周一工作開始,保證明天文件的出錯率要低于今天,后天低于明天,一天天過去,我相信我改變的不是戒掉壞習慣,而是養成好習慣。
后來又參加了丘舵的拆書課,認識了很多優秀的培訓人。并且還參加了一次練武場,看著各位努力的樣子,仿佛光芒四射,我也想成為她們的一員。
所以我想成為一名拆書家,加入這個大家庭,利用組織的力量督促我成為更強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