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7,留下一串并不輕快的腳印。
有關工作。
繼續走在供應鏈這條我認為會走一輩子的路。只是換了一個team,有了一群可愛的伙伴。
信任、協作、共享、共贏依然是我對供應鏈的理解。所有符合這四點的想法我都想嘗試著把它變成方案,形成項目,最終成為檢驗最佳實踐的模式。
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么,擅長什么,愿意做什么,想要過什么樣的人生,這一路的摸索與心理建設并不輕松。
楊同學曾生氣的對我說“就你這情商,不管不顧的性格,就算天天加班到凌晨也沒人會買你的帳,認命吧,這就是你的天花板,還不如早早回歸家庭呢。”
但對于工作我還想保持我的個性,做我想做的事,關心我想關心的人和事。一輩子并不長,活在別人評判中的人太多,所以保持本真并不壞。
有關生活。
追求物質生活是我們不能停下腳步的驅動力,我始終相信只有物質生活達到了一定的標準,你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遠,才能有和更優秀的人比肩闊論的資本,別怪這個社會太現實,太物質,太露骨,錢在大多時候就是萬能的。
還記得勃朗峰之旅時,我對瀚水說“其實我不奢望他賺太多的錢”瀚水打斷了我的話“有時候我們根本就停不下來,因為你身邊的人都太過優秀,他們擁有物質的財富更擁有精神的財富,所以處在這樣的環境中,你無法獨善其身。”
在西堤,我和楊同學把手機放在了一旁,認真的吃飯,并制定了規則,在飯桌上誰拿手機誰買單。楊同學問“如果有機會我留在國外工作,你有什么想法”。我很高興已不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定位在了國內,有了全球的視野。我毫不猶豫的說“我當然無條件的支持,我希望你能抓住一切機會在自己的領域有所建樹。就像吳軍一樣,有自己的專業建樹,有自己的投資意識和見地,有自己的高雅興趣,可以擅長攝影品酒欣賞藝術。就像瀚水說的不給自己人生設限,不斷提升自己的緯度,豐富自己的人生。”
可是在對方有了更高的視野時,我的腳步也不能停,因為落得太遠,就很難跟上腳步。
2017我們按照計劃在年中時有了自己的資產投資,我們都在努力工作努力生活,我們說我們還是要進步的,不能止步于此。
2017我們有了一趟勃朗峰的徒步之旅,讓我們有了一場身體與精神的洗禮,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我元旦考完潛水證,然后帶你全世界潛水,看看精彩的海底”。“可是我更想徒步和登山,我想徒步走遍全世界最高的山峰。”“看來我們的愛好越走越遠。”“這沒有關系,求同存異。”于是,2018我們有了各自的旅行計劃。
有關學習
2017完成了我的Cips學習和考試,希望能一次性通過,2018繼續五級,為自己能成為供應鏈領域的資深人士奠定理論基礎。
2017“得到”給了我和楊同學一些思維上的提升,2018我們將繼續前行,但是希望更專一更用心,不是皮毛而是更深入。
有關健康
2017我忽略的,請在2018堅持
2017楊同學收獲的,請在2018繼續
有關遺憾
只把希望寄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