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今天這個信息量和工作量倍增的世界,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體驗:工作和生活當中,總是有事情撲面而來,理不清頭緒,似乎永遠被各種任務和目標追趕著,壓力重重。特別是醫療從業者,醫療工作本身已占用醫生大量時間,還需騰出大量時間用于學習、更新知識,急需學會時間管理和高效工作的方法……
?? 最近聽樊登老師講的《搞定》一書,可謂撥云見月,讓我看到告別繁忙工作的希望。本書講了一套管理時間、事務和文件的系統,可以讓我們遠離壓力,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真正解放我們的大腦。本書有三種行動方案可供選擇:
一、確定某一時刻具體行動的“四標準法”
通過考量情境、時間、精力和重要性做出行動。
情境:當下所處什么情境;如你在開車,你便不能處理需用電腦的工作,但你可以打開樊登讀書會聽一本書。
時間:從現在開始有多少時間;如30分鐘后有個會議,那這30分鐘內,你可能會選擇做一些時間較短的事情,而不是需要集中精力需要思考很深入的事情。
精力:當下的精力狀況如何;如果我們的精力很好,可以優先選擇難度較高,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來做。
重要性:從重要的事情開始。完成了重要的事情后,自己的心情也會變的好起來。
我們經常糾結應該選擇那件事情來執行。現在有了這個法則,我們就可以按照這四個步驟來判斷了。
?
二、評估每日工作的“三分類法”:
執行事先安排好的工作、處理突發事件以及安排自己的工作;
將我們每天需要執行的任務分為三大類。
計劃內:執行事先安排好的事情。根據自己的計劃來完成每天要做的事情。
計劃外:處理突發事件。我們經常會碰到臨時突發的事情,這些事情一部分是非常緊急需要馬上處理的,我們會停下手頭計劃內的事情,來執行計劃外的事情。如醫療人突然遇到一個醫療糾紛,就需要及時處理。
制定計劃:安排自己的計劃。最好在晚上睡覺前,或者第二天起床后制定日計劃,安排好自己的工作。
三、總體檢視工作的“六層次法”
從近及遠,分別是目前的行動、當前的項目\目標、責任范圍、1-2年的目標、3-5年的展望以及人生。
1、地面,目前的行動,開始行動之前,你要確保行動清單完整無缺。
2、1萬米高空:當前的項目,就是你當前需要完成的工作,這些都是你希望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取得成效的事情。一旦你有了時間,你應該去做那些事情。
3、2萬米:關注點及責任范圍,在這里你可以建立一個焦點領域清單。確保你不會遺漏所有項目和下一步行動,從而牢牢掌控各個方面情況,。
4、3萬米:目標。通過1—2年付出超人般努力后你渴望擁有的結果【以結果為導向】。為了達成一目標,你在個人方面要做出哪些犧牲,要對目前的環境和自己做出哪些調整和改變。
5、4萬米:愿景。在未來3—5年你渴望做成的事情。要找到完成某個目標的動機,動機夠強烈才能夠堅持下去
6、5萬米:人生目標及原則。本層是你整個檢視系統的最高層,是你生活的終極指南。你指定所有目標、前景展望、規劃、行動都是由此決定,也都為此服務。
??? 聽樊登老師講解《搞定》,你是否感受到無壓工作的美好呢?掌握《搞定》的工作藝術,讓我們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讓生活更從容,讓我們一起去感受更多的美好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