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和結尾,作為文章中最不起眼的部分,本是不會給人造成困擾的。一篇文章的好壞,取決于文章主題內容的好壞。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只不過是之前的介紹,和之后的總結。凡寫出的文章,這兩個部分都不會引起太多的注意。但它們終究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設計得當,仍會給你的文章添光加彩。
本文的主題就是,如何讓你的開頭和結尾更好的服務于文章正文。
在論述之前,我們需知,這里的開頭和結尾,并不是單指開頭的第一段和最末一段,而是指開頭部分和結尾部分。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利用這兩個部分為讀者的閱讀創造更多的便利。
一、開頭和結尾要跟正文保持一致。
文章的開頭猶如一幕戲劇剛開幕的一剎那,選擇得適當,足以奠定全幕的情調,籠罩全幕的空氣,使人家立刻把紛亂的雜念放下,專心一志看那下文的發展。--葉圣陶
你要用什么樣的開頭,取決于你有什么樣的正文內容。如果只是單純的記述,那么簡單幾句之后可馬上轉入正文;如果你要發表長篇大論,那么在進入正文之前,先得把需要用到的概念定義清楚,把需要用到的資料介紹一遍,好讓讀者有個心理準備。就好像你在蒼蠅館子里吃飯,一定與在大飯店吃飯有不一樣的心理預期。一個是吃飽就行,一個卻還期待從眼到嘴,從頭到腳的享受。
反過來說,如果你做的只是家常小炒,卻配備了全套按摩服務;或者預備了法式大餐,地上卻貓狗成群,都會給人極不協調的感覺。
文章的結尾,對于讀者而言,是閱讀之旅快結束時片刻停留的場所。
找到適當的結尾,就好像行路的人遇到了一處適合的休息場所,在這里他可以安心歇腳,舒舒服服地停止他的進程。若是找不到適當的結尾而勉強作結,就像行路的人歇腳在日曬風吹的路旁,總覺得不是個妥當的地方。--葉圣陶
同理,游覽完名山勝水和參觀完名剎古寺,需給人留下不一樣的意境。讓讀者驀然回望,依然能夠回憶起方才的感受,體會到作者營造出來的是山水壯闊之美,還是人文秀麗之美。
確認了開頭和結尾與正文的一致,也就保證了開頭和結尾的一致性。這樣的全文讀起來,才能讓讀者感受到整體的和諧與統一,不唐突,不做作。
二、開頭和結尾要不能喧賓奪主;
開頭作為正文的引文,同結尾作為正文的結語一樣,都只能起到點綴和輔助的作用。
如果你需要準備一大段的引文,才能把接下來要論述的主題相關介紹完畢,那很有可能是你選擇的主題太大。就好像受邀來吃飯的客人,本已饑腸轆轆,卻還要忍受你冗長的致辭,細致的介紹。不耐煩一點的,很可能起身就走了。簡單說兩句,上兩個小菜安慰好他們,然后專心去準備正餐才是最要緊的事情。就寫作而言,就是縮小文章的主題范圍,從更加具體的層面來闡述己見。
同理,文章結束了,要緊的事情也就講完了。結尾要像在讀者心中的放了顆種子,由它慢慢的生長發芽。如果你覺得意猶未盡,非要把本已講過的話再不厭其煩的說上一遍,把讀者當成了幼兒園兒童。好像導游在帶領游客游山玩水之后,又領著他們來到一座包含了所有資料的博物館,讓已經勞累的客人們再經歷一遍信息的轟炸。這樣的結尾,只能展現你心中的不自信。
繁冗的引文讓你的文章頭重腳輕,啰嗦的結尾讓你的文章頭輕腳重,都不合閱讀的習慣,都失去了整體的美感。
三、好的開頭和結尾要好像不存在一樣。
好的文章似一副美妙畫卷,又似一處極致美景。畫卷也好,美景也好,無所謂頭,無所謂尾 。哪里都是頭,哪里都是尾。也許,好的開頭和結尾,就應該與正文融于一體,讓人覺察不到開始,體會不到結束。文章如果開始的極為自然,結尾又能夠給人留有余味,那么讀者在讀過之后必會感嘆這渾然天成的巧思,這入木三分的見解。
說了那么多,其實就是想說明,開頭如何,結尾如何,都不是寫文章首先要考慮的事情。心中如果有了考量,哪里開頭,哪里結尾,怎么開頭,怎么結尾,自然都不是問題了。
有修養的畫家并不是畫了第一筆再斟酌第二筆的,在一筆也不曾下之前,對著白紙已經考量停當,心目中早就有了全幅的布置了。作文也是一樣。作者在一個字也不曾寫之前,整篇文章已經活現在胸中了。--葉圣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