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能力模型

第一篇文章,在經過我不怎么成熟的思考后,打算以《產品經理的能力模型》來介紹。通俗來講,就是聊一聊一個產品經理需要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大家平時看不到的產品經理軟能力都有哪些。

我將產品經理能力大致分為兩類:一是落地能力,二是思辨能力。落地能力側重于執行,如何正確的設計產品方案,如何協調推進落地;而思辨能力則側重于思考,更多考慮做什么,為什么做。如果把產品經理的能力比喻成一輛自動駕駛汽車,落地能力更像是驅動系統,協調輪胎發動機等一系列部件完成行進動作;思辨能力更像路線規劃系統,綜合擁堵程度、道路寬窄、紅綠燈數量等,給出最優的行進路線。

落地能力

產品設計:產品設計一般是產品經理的第一課。小到一個彈窗的交互,大到整個系統的產品架構,都可算作是產品設計的范疇。這其中涉及到產品經理對業務邏輯和流程的理解,對產品架構的構建,對交互視覺的把控以及對業務場景的深入和用戶心理揣摩等多個方面。從產品的本質來看,產品設計是需求解決方案的具象化,它直接跟用戶接觸,決定用戶對產品的直觀印象。

文檔能力:文檔主要起到兩個作用:1、輔助溝通;2、歷史存檔。無論是原型還是Word、流程圖,在產品研發階段都以輔助溝通,減少歧義為主。優秀的文檔可以大大降低溝通成本,讓團隊成員對產品設計達成一致理解,減少逐個溝通和返工。除此之外,在進行項目交接的過程中,優秀的文檔也可以讓新團隊快速進入狀態。

產品管理:相較于產品設計,產品管理更偏向產品節奏的控制。以什么周期發布新版本,產品future和技術future如何搭配,需求池怎么安排,控量策略怎么調整等等都算作是產品管理的部門。好的產品管理可以讓團隊有規律的高效運轉,保障產品節奏穩定快速。

運營能力:在互聯網產品中,運營一般直面用戶。產品經理對于運營的了解可以不深入,但一定要了解。運營能力可以幫助產品經理從用戶反饋中從找到需求,借助運營之手實現產品增長和口碑雙收。

溝通協調:我常說產品就是伺候用戶、伺候開發、伺候設計、伺候運營、伺候測試、伺候老板的。由此可見產品接觸的角色之廣。所以溝通能力首先得能講清自己的意思,同時也要能聽懂他人的聲音,盡量降低理解差異。而協調也是門手藝活兒,經常涉及內外部的協作推進,這時候要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在適當的時候需要借力。

數據能力:雖然我一貫反對唯數據論,但不得不承認數據是最理性客觀的事實。在很多場景下,數據可以反饋不容察覺的問題,并協助產品經理優化調整。在裂變增長中,數據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技術可行性:根據手機殼改變主題顏色就是這一能力的典型反例了。盡管這可能是個段子,但產品經理確實需要對技術有基本的認知,能夠理解其運行原理,可行范圍。產品經理的思路可以天馬星空,但最終必須要結合當下現實條件進行落地。

思辨能力

行業分析能力:行業分析能力更多體現在產品經理如何快速切入一個新的行業,這里包含對行業的了解和預判。前者需要能清晰的知道行業的歷史演變,當今入局的選手以及他們各自的差異,造就這些差異的原因等等;后者則需要產品經理有一套獨立的思考體系,結合行業歷史和現狀,形成自己對行業未來的預判。

市場定位能力:市場定位能力基于了對行業的了解和自身的認識。產品經理要能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產品對于用戶的吸引力是什么,如何整合已有資源形成自身優勢,自己的市場定位在哪里,預期目標是什么,期望獲得什么樣的收益,在當下的行業環境里,自己處于什么樣的位置,是否有上升或者翻盤的可能。

需求分析能力:需求分析能力主要體現在真偽需求的鑒別,需求場景的構建,解決需求帶來的體驗差異評估,需求的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判斷等方面。

成本思維:做產品如同做生意。在做每件事時,盡量把成本和收益綜合考慮。一般來講互聯網產品中的成本分為人力成本,時間成本以及經常容易被忽略的機會成本。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