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圈里的讀書生活

1990年,我在村辦小學讀四年級,由于學校教室不夠,我們班搬進了操場旁邊村民的豬圈。豬圈進門就分左右兩間,左邊的較大,放進了我們?nèi)嗟淖酪危蟾庞腥嗵祝菚r候的桌椅都是學生各家自備,規(guī)格不一),雖然有些擁擠,但畢竟這是借用的,實屬不易,師生因此而樂在其中。右邊的那間與講臺共一堵墻,住著一只肥大的豬。這樣我們與豬共處一個屋檐下,度過了難忘的四年級。

這個豬圈是四年級的專屬教室。現(xiàn)在想來學校的安排是有道理的。五、六年級屬于高小階段,要準備畢業(yè)考試,學校得在教學環(huán)境方面給予配合。三年級以下的學生可能太小,學習又正是打基礎(chǔ)的階段,也需要照顧。四年級的教室安排在豬圈就在情理之中了。聽說前一個四年級的學生中,有個男生,長得帥氣,他媽媽還常給他噴香水,這香味多少能沖走一部分從豬圈里發(fā)出的氣味。老師便鼓勵這位學生天天香氣襲人。我們班沒有這樣的同學,只能寄希望自己的鼻子越遲鈍越好。

沒想到,在擁擠的帶著些許豬圈味的教室上課,我們竟覺得非常新鮮,充滿好奇,因為隔壁那只豬的緣故。上課時,老師的講課聲,還有那只肥胖的豬時不時地發(fā)出的吼聲,自然地混雜在一起。起初我們會在課堂上咯咯地傻笑,壞笑,老師們也拿我們沒辦法,甚至有時也忍不住地跟著笑,也有老師會厲聲呵斥。每到那時,我便開小差,想象著那只豬的神態(tài)與反應(yīng)。莫非它也在聽老師講課學文化?老師以嚴厲的白眼應(yīng)對我們的笑聲,我們也懷著懼怕的心理試圖抑制自己的小神經(jīng)。講臺上,難免有豬聲高過老師的講課聲的時候,特別是豬餓了的時候,它除了吼叫,還要用嘴拱豬圈的墻壁和圍欄。慢慢地我們習慣了,也就不再去搭理那只熟悉的豬。課堂上,每當睡意襲來,我就定睛偷看豬門口的動靜,猜想那只豬什么時候睡覺。課余時間,也有調(diào)皮的同學過去逗豬玩耍。有時候我們還從上學的路上摘些豬草去喂它。時間長了,豬好像也成了我們的班一員。

記得四年級的數(shù)學有很多應(yīng)用題,我一點兒也不會,因為沒耐心讀題,也沒心思去理解題意。平時上課,當老師的講課聲與豬的嘶叫聲混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是好奇地向豬的方向望去。有一次,數(shù)學老師點名叫我上黑板做一道應(yīng)用題,我站了許久一個字都沒寫,老師的眼睛狠狠地瞪著我。我的同桌正是數(shù)學老師的女兒,老師讓她去幫我,結(jié)果她也不會。誰叫老師看見我們上課說閑話呢。其實剛才我們還在議論那只豬是否吃了午飯,我們的方言管喂豬叫討豬食。她驚慌失措猶猶豫豫地走到黑板前面,只寫了一個“解”,然后就站著不動。老師又點名要另一位男同學去做。這位同學順利地解答了。老師表揚了這位男同學,在講臺就地打了他女兒一教鞭,邊打邊批評我和她女兒,說我爸爸媽媽是村里辦供銷社賣東西的,她女兒的父母都是老師,都能識文斷字,為什么比不上剛才那位會做題的同學,人家的父母是做泥瓦匠的農(nóng)民。為什么我們那么笨而人家一教就會呢?好在他沒有打我,大概是打自己的女兒比較隨意吧。可惜這樣的批評和打罵也還是沒有讓我倆聰明起來。那只豬也還是沒有停止它的吼叫與哼哼。期末考試,我們依舊成績平平。

除了這樣的尷尬,更主要的還是豬圈的衛(wèi)生。豬圈的氣味太難聞,我們班里可沒有喜歡給孩子噴香水的家長。所以我們不得不忍受著來自豬圈里的各種氣味。特別是豬的主人掏豬糞的時候,氣味更難聞,還有剩在豬盆里的豬食變質(zhì)腐爛的氣味也不時充斥其間,我們無以應(yīng)對,只是一下課就跑出教室,減少呆在教室里的時間。另一困擾就是豬身上會長虱子、跳蚤,有時候跳蚤會蹦跶出來,傳到我們的身上,怪癢人的。我們希望四年級的學習快點結(jié)束,等到上五年級,就可以搬離那個教室。終于輪到我們上五年級時,我們的小學變成了初小,五年級要去鄰村上學了。我們村里突然間沒有了高小,竟只好寄居鄰村的學校,感覺自己挺不服氣的,同時覺得自己心心念念盼來的五年級,崇高神秘的五年級,可以因為臨近畢業(yè)考試的高年級所獨具優(yōu)越感的那份驕傲與自豪,瞬間化為烏有,期待受挫的感覺我至今仍印象深刻。這樣,豬圈里的四年級的生活在我的心里變得難得起來,因為那畢竟是自己村里的學校。后來在鄰村上學,我們甚至有點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的微妙心理。五年級結(jié)束了,我們竟又換了,據(jù)說教育資源整合,所有村里只有初小,鄉(xiāng)鎮(zhèn)才有高小。現(xiàn)在想來,我的小學階段充滿了故事性。

現(xiàn)在回想,我不記得四年級都學到了什么,只記得期間發(fā)生過的那些碎片。如今,我還在繼續(xù)自己的求學之路。村里的學校早已不復存在,孩子們初小也得去鄉(xiāng)鎮(zhèn)上了。

成稿于2011/4/20畈上家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