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圖片來自網絡

剛剛下班的我正在低頭思考著明天的會議如何安排,可是在離我家小區的附近傳來一陣尖銳的聲音,讓來往的路人紛紛側目。

原來我家小區門口被一輛輛的車堵住了,可是此時一輛車的車窗搖了下來傳來孩童的哭聲,對此不耐煩的媽媽一陣怒吼:

“哭什么哭,就知道哭,每次開家長會就是去丟臉的,你還有臉哭,給我閉嘴,就這么點成績考出來,你都不嫌丟人嗎?哭哭哭,除了哭,你還能做什么?”

我路過車窗,只見大概七八歲的男孩,似乎在這樣嚴厲的指責之下,哭泣的聲音似乎小了一點。等我走過了一會會,似乎聽見男孩嗚咽著聲音傳了過來:“媽媽,你不要生氣了,我……”

后面說了什么,我沒有聽清楚,只是心中傳來的憋悶感讓我呼吸有些困難。也許我不用聽下面男孩說了一些什么,我大概都能猜到他會說一些積極,討好的話語來寬慰自己的母親。

我的小侄兒今年虛歲10歲了,從小就被姐姐和姐夫嚴厲的管教,說一些難聽不入耳的話那是常事,鼓勵和鼓掌的次數幾乎微乎其微。我看著本來活潑的小侄兒倒是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說話前總是先看著父母的神色如何,與老師同學的關系總是帶有距離感,哦不,是與每個人都帶有距離,似乎誰也走不進他的心里。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姐姐的一些舊觀念,所以,有的時候,他會因為小侄兒的調皮不聽話而動手,以至于后來,小侄兒看見姐姐,倒不是看媽媽的眼神,總會流露出一種叫做恐懼的東西。曾今的活潑可愛的小侄兒到現如今的唯唯諾諾,聽話懂事,可是眼神中本來明亮的色彩卻怎么也找不到了。

我曾今建議姐姐要不要帶他去看心理醫生,姐姐撇了我一眼,我們不都這樣過來的嗎?長大以后就好了。

我苦笑著聽了姐姐的話,是啊,我們從小也是這樣,可是我們的童年歲月是那么的短暫,每每回憶童年的時候,美麗快樂的記憶總是飄忽而過。

兒時的我,也很調皮搗蛋,頑皮不堪,挨打的次數更是同齡小伙伴中最多的,可是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我變了,變得文靜,變得不愛說話,變得不再好動,變得會察言觀色看著每個人的情緒變化。

我懂得去討好,因為討好可以讓父母得到他們想要的寬慰,因為討好可以讓我更快的交到新朋友,因為討好,我會飄飄然的有種莫名的虛榮感,與此同時,在那個時候,我擁有了自卑的心理。

我懂得不再去反抗父母,因為你的反抗只會讓他們更加想要用不入耳的言語刺激著你,他們不懂得去夸贊子女,理由是怕子女的驕傲會讓他們落敗,所以只能用冷淡的語言裝作漠不關心。

也許作為父母他們當初不明白,也許他們的冷淡和言語上的刺激并沒有讓子女奮發上進,而作為子女的我們,那個時候也不懂得作為父母的一番苦心,反而落得更加自卑和難過

我們也許還沒有做過父母,但是我們做過子女,在孩童時期,我們知道在孩子的心中什么才是難能可貴的,什么才是我們真正想要去做的,而不是在大人的控制下,逐漸演變成一具讓靈魂漸漸消失的傀儡娃娃。

我知道做父母向來不易,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做當初年幼的時候自己也不喜歡的事情,也許在你認為“為他好”的狀態下充滿著豪言壯志,不要忘記曾今的自己也曾被這幾個字勉強過,那樣的感覺與心情的體會,自是另有一番滋味。

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對孩子也要學會最起碼的尊重,而不是站在我是你父母的角度掌控孩子的生活與未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警告請使用 document.write() 僅僅向文檔輸出寫內容。如果在文檔已完成加載后執行 document....
    鹿守心畔光閱讀 438評論 0 1
  • 承擔 責任 團隊任務5小時 聽英語半小時 聽歌半小時 說到做到,尊重內心約定。 事要想清楚再做,做就要做好,做到...
    達浪Dalang閱讀 237評論 0 0
  • 不愿意出門。 不愿意社交。 不愿意去交心。 不愿意主動去聯絡誰。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喜歡玩喜歡呼朋喚友到處浪的我...
    小小南說閱讀 567評論 0 1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悟,比如裁判員分發饅頭,一種是出了名的包大人饅頭,一種是非專業人做的普通饅頭,裁判把包大人饅...
    夜梭靜省閱讀 30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