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電工電子工程學會(IEEE)為無線局域網絡制定的標準:802.11協議簇。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 802.11n 標準,工作在 2.4GHz 或 5GHz 頻段,理論速度 600Mbps。
第一代:IEEE 802.11a, 物理速率:54Mbps? 頻率范圍:5.150-5.350GHZ ,5.475-5.725GHZ,? 5.725-5.825GGZ;
第二代:IEEE?802.11b, 物理速率:11Mbps? 頻率范圍:2.4-2.4835GHZ。
第三代:IEEE802.11g,物理速率: 54Mbps頻率范圍:2.4-2.4835GHz;
第四代:IEEE802.11n,物理速率:300Mbps頻率范圍:2.4-2.4835GHz,5.150-5.850GHz;
第五代:IEEE802.11ac?,物理速率:1Gbps? 頻率范圍:5.150-5.350GHz?,5.475-5.725GHz,? 5.725-5.825GHz;
2.4GHz 是被定義在工業,科學和醫用頻段的開放頻段,應用頻段無需許可證,只需要遵守一定的發射功率(一般低于1W),并且不要對其它頻段造成干擾即可。路由器、無繩電話、藍牙耳機、無線攝像頭、無線門鈴等的無線設備都是應用 2.4GHz 赫茲。
2、 2.4GHz頻率信號的優缺點
(1)2.4GHz頻率的信號特點:① “穿透性”比較好;②覆蓋距離比較遠
穿透性相對比較好。這里的“穿墻”指的是通過反射衍射繞過障礙物,而不是穿過墻壁。
同樣功率的覆蓋距離也相對比較遠。
(2)2.4GHz頻率的信號的缺點:① 干擾源太多;② 信道少
藍牙,無繩電話和微波爐等干擾源,就使得該頻段日益擁擠;信道較少,互不干擾的信道少(3個);
家家戶戶都安裝,使用人數過多,用來解決沖突的CSMA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機制(發送數據前先監聽信道是否空閑,若空閑則立即發送數據。 在發送數據時,邊發送邊繼續監聽.若監聽到沖突,則立即停止發送數據)會使傳輸速度減慢,造成網絡擁堵,信號弱,掉線等問題;
無法使用HT40,HT80等高速傳輸方式。HT40就是將兩個20M的信道捆綁在一起用來傳輸數據,一個是主,一個是輔,傳遞不同類型的報文,速度更快
適用場合:距離較遠,障礙物較多,對傳輸速度要求不是特別高的環境,例如家用,商場會場用wifi
3、2.4GHz 頻率Wifi 信道
在常用的2.4GHz(2.4-2.4835GHz)頻段上,將其劃分為11或13個信道,5GHz目前國內開放的信道不多,只有4個,但其可以通過進一步開放,使互不干擾的信道數目就達到22個,從而解決2.4GHz頻段出現的問題,使得傳輸速度更快,信號質量更好。
4、 2.4GHz頻率的信號
(1)5GHz頻率的信號特點:① 高速傳輸的需求;②信道多,干擾少,質量好
5Ghz速率傳輸數據會更快;信道多,且由于國家對5G頻段的開放度有限,目前使用的設備少,環境良好,干擾較少;可以使用HT40,HT80甚至HT160技術,互不干擾的信道有22個(?)。
(2)5GHz頻率的信號的缺點:① 信號衰減快,傳輸距離短;② 設備不夠普及
適用場景:距離較近,障礙較少的地區,需要更高傳輸速度和質量的地方,例如辦公室,無線手術操控方面。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設備支持5G或者雙頻,新的標準也是專門為5G制定的
5、
對于2.4GHz和5GHz頻段的電磁波來說,其主要傳播方式是直線傳播,在碰到障礙物時會穿透、反射、衍射,其中穿透是主要現象,只有小部分的信號會發生反射和衍射。然而電磁波信號在穿透障礙物時會損失大量的能量,有時候尚未穿透障礙物,能量就已經消耗殆盡,結果接收端收到的是通過反射和衍射而來信號,簡單來說就是繞過了障礙物的信號。
5GHz信號的波長要比2.4GHz信號的要短,而波長越短的電磁波穿透力就越強,所以5GHz頻段的電磁波比2.4GHz頻段電磁波有更強的穿透力,但相比之下反射和衍射的能力較差。當兩種頻段的電磁波在碰到障礙物的時候 5GHz信號幾乎全部能量都會用在穿透上,而2.4GHz信號則有部分會產生反射和衍射,繞過了障礙物繼續傳播。因此5GHz信號雖然選擇了路程最短的傳輸路徑,但是在傳輸過程中的會有很大的能量損失,2.4GHz信號走得路徑會更長一些,但是保留下來的能量卻更多,在我們看來2.4GHz 反而信號強度更強。
IEEE802.1規定的發射功率不超過100毫瓦,實際發射功率在70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