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做過統計,但我猜大部分人都不記得自己第一次說謊是什么時候,以及為了什么。因為說謊畢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并且我們最初的謊言往往都是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大抵上都是做錯了什么事之后,為了逃避懲罰而說謊。但是為什么會這樣?其他的東西都是通過學習、模仿才會的,而說謊仿佛是無師自通,父母也好、老師也好,并不會教我們怎樣說謊,反而是從小就被教育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爾德曼認為,謊言有不同層次之分,而說謊的動機歸為三大類:第一類,討別人歡心,讓人家感覺好一點;第二類,夸耀自己和裝派頭;第三類,自我保護。
這是百度百科中的一段說明,關于第一類,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小時候逢年過節家里來親戚或者去其他親戚家里,一些長輩會用糖果或者其他的什么誘惑你叫他“叔叔”之類的,尤其是過年,拜個年就能拿紅包,這大概是記憶里最早的通過語言來取悅別人,并且使自己獲益。這種行為能否稱之為說謊也許還有待商榷,但是是否正是這種潛移默化讓我們學會了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