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命運》讀書筆記15

這是一封在隔離區里的母親寫給遠在他鄉兒子的信。就打出來看看吧,在戰爭年代母親在要被處死的前一段時間對兒子的思念。

維佳,我相信我的信能到你手里,雖然我在戰線這邊,在圍了鐵蒺藜的猶太人隔離區里。你的回信我是永遠收不到的,我要死了。我希望你能知道我最后一些日子的情形,帶著這種希望我會更輕松地離開人世。

維佳呀,真正了解人是很難的……七月七日,德國人進了城。在市公園里,無線電在廣播最新的消息,我給病人看完病以后從門診部出來,站下來聽一聽,女播音員在用烏克蘭語播送一篇評論戰事的文章。我聽到遠處的槍聲,接著就有一些人從公園里跑過去,我便朝家里走去,感到驚訝不解,為什么我沒有聽到空襲警報笛聲。我忽然看到一輛坦克,并且有人喊:“德國佬打進來啦!”

我說:“別制造慌亂!”前一天我還去找過市蘇維埃秘書,問他什么時候撤離,他生氣地說:“這事兒還早得很,我們連名冊還沒造呢。”總而言之,是德國人來了。整個夜里,鄰居們互相串來串去,最安靜的是我和小孩子們。我打定主意:大家怎樣,我就怎樣。起初我很害怕,知道我再也見不到你了,多么想再看你一眼,吻吻你那額頭和眼睛,可是后來我想,你在安全的地方,這是幸運。天快亮的時候,我睡著了。等我醒來,感到非常苦惱。我在自己的屋里,在自己的被窩里,可是感到自己猶如身在異國,孤孤單單,舉目無親。在蘇維埃政權年代里我忘記了自己是猶太人,這天早晨,又使我想了起來,德國人站在汽車上到處大喊大叫:“打倒猶太佬!”

接著,有些鄰居也叫我想起這一點。門房的老婆站在我窗前對一位女鄰居說:“謝天謝地,這一下猶太佬完啦。”這是怎么回事兒呀?她的兒子娶的還是猶太女人,這個老奶奶常常去看兒子,還對我夸過她的孫子呢。

還有一個女鄰居,是個寡婦,有一個六歲的女兒阿列娜,一雙很美的藍眼睛,過去我在給你的信里提到過:她來到我這里,對我說:“安娜·謝苗諾芙娜,請您把東西搬出去,今天晚上我搬到你屋里來。”“好,我搬到你屋里去。”“不,您搬到廚房后面那個小貯藏室里去。”

我沒有同意。那個小貯藏室既沒有窗戶,又沒有爐子。

我上門診所去了。等我回來,一看:我的房門被砸開了,東西被扔到小貯藏室里。女鄰居對我說:“我把沙發床留在我這兒了,反正您的新房間放不下。”

很奇怪,她還是職業學校畢業的,她去世的丈夫是一位會計,是一個很好、很老實的人。她說:“您是黑人口了。”那口氣好像是在說:這對她是有利的。可是她的阿列娜整個晚上都坐在我這兒,我給她講故事。這是我的新居,她不肯回去睡覺,是媽媽把她抱走的。后來,我們的診所又開了,我和另一位猶太醫生被解職了。我要求付給我本月的工資,可是新的所長對我說:“您在蘇維埃政權下干的,讓斯大林付給您工資,您可以寫信到莫斯科向他要去。”護士瑪露霞摟住我,小聲哭起來:“天啊,您怎么辦呀。”特卡喬夫大夫也握了握我的手。我不知道,是幸災樂禍還是憐憫一個要死的渾身癩皮的老貓,那目光使人受不了。沒想到我會有這一天。

未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