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黠”的姑娘

無戒365極限挑戰日更營? 第19天

近些日子,“江歌案”鬧的沸沸揚揚。盡管事發已經一年的時間,卻因為江歌母親組織簽名請愿,事件又重回公眾視線。緊接著,又有了《局面》的采訪報道,又讓大眾對劉鑫接受采訪時的不真誠怒了一把。

我之前說過,這不是陌生人之間的偶發事件,所以“凡事需要一分為二的看”,“凡事也都是有原因的”。劉鑫她真的十惡不赦嗎?當然不是,畢竟我們周圍此類人有許多,我想這次事件是出了人命案,所以放大了那不怎么光彩的“利己”性格。

看到一篇文章來形容劉鑫,她用了“狡黠”這樣一個詞。“狡黠”這個詞有詭詐,狡猾,圓滑之意,大部分時候是個貶義詞,除此之外還有機靈的意思。


《局面》報道里,關于劉鑫的采訪,有兩個地方讓我印象深刻:

1.記者問,你為什么沒有去葬禮現場?

劉鑫一開始說警察不讓,追問后她才說,其實是可以進去的,但是當看到有許多媒體在現場,自己不想被他們拍到,于是請求警察讓媒體離開。

當警察說他們是沒有這個權利的,劉鑫就表現出,那我不管的態度。結果就是不可能趕走媒體,她也就沒有露面。有人說她總是在撒謊,然后用一個個謊言再去圓謊,而我認為她是下意識的逃避行為,最初目的只是保護自己,但她沒有意識到這種保護是建立在傷害別人的基礎之上。就是這種沒有擔當,處處找理由的樣子也是大眾最為反感的地方。

2.記者問,如果事后劉鑫不敢面對受害者家屬,作為她的父母為什么也沒有去打一個慰問電話呢?

劉鑫自己估計是不太清楚的,起初還說父親去過兩次,但是家里沒有人。至于為什么沒有打電話,這時劉鑫的父親在畫面外說,因為我們沒有存她的電話。這種下意識的逃避、找理由,真的不是天生的。


上小學時,班上有兩個女生關系特別好,形影不離的。直到有一天,其中一個女生怒吼到:“我又不是你的使喚丫鬟!”就此,兩人決裂。

后來,我跟這位怒吼的女生因為上學同路,逐漸也就熟悉起來。暫且稱她為A,她曾經的那位朋友為B。她們兩家住的很近,父母都在一個單位上班。B從小身體不好,經常不能來上學,A會時常去她家給她送作業,講學校好玩的事情。

A說,B的父母是很好的人,時常也會拜托她在學校多幫忙照顧自己的女兒,A自己也覺得朋友之間就應該相互幫助的嘛,也因為自己可以幫助到B而開心。后來事情就有些變味,比如A身體好時,也是讓B幫她記作業,上學放學路上有水壺或者什么東西也讓B幫她拿,鬧翻也是積怨已久了。

上次,B讓A幫她做值日,說自己身體不好,做值日灰塵太大了。A那天自己也不舒服,就拒絕了,B就埋怨A這么點小忙也不幫,太小氣了,虧自己還天天在A父母面前說她好呢。A說到這里,就很委屈,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是不是太小心眼了呢,畢竟她身體不好呢。

A在大人眼中是關心同學的好孩子,而B把這當成了理所當然;B在A面前囂張跋扈,而在大人眼中又是柔弱的林黛玉,嘴巴倒挺甜。

當然,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都還是小孩子,沒有分辨能力。可如果B總是在父母的關照下,A不是選擇反抗而是繼續愿意做她的保護傘,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會不會她也就變成了劉鑫類的人物。因為她有一個非常理所當然的理由:我身體不好,全世界都該照顧我的。


首先說明,以下結論,并不是苛責她們自身問題,只希望讓我們有所思考。

說到江歌,她在和劉鑫相處一室時,有一些不太愉快的情況,沒有當面和劉鑫表達自己的不舒服感,選擇了大部分人的選擇:理解包容,或者是忍讓。這也算是傳統美德吧,但以德報怨后面還有后一句話是何以報直。朋友之間做不到坦坦蕩蕩,不敢拒絕,我想這也不是朋友之間正確的相處方式。你不說,人家還以為你不介意呢,或者壓根沒有覺得自己的錯誤在哪里。

江歌的另一個性格——有著女漢子的豪情,應該也是母親影響的結果。

江歌1歲多的時候,父母離婚,由母親獨自撫養長大,父親則再也沒有出現在他們生活里。從采訪中,我們也能看到這位單親母親的強悍,

面對記者的質疑問題,她可以強勢反駁:

當記者問,有沒有這么一種可能,劉鑫當時出來,可能兩個孩子都會死?江母回答,可能都會受傷,但都不會死。當記者再堅持時,江母反駁:你不能用你的一種可能來否定所有的可能。

對劉鑫也是絲毫不留情面:

劉鑫說,如果您不嫌棄,我以后會經常去看您。江母說,我不嫌棄,你說吧,多長時間來一次?顯然劉鑫沒有想太多,說不知道。無論江母多恨劉鑫,還是永遠不會原諒她我覺得都是情理之中的,但在如此大的悲痛面前還可以有看似不亂又理智的問話,足以看到江母的堅強。

采訪中,劉鑫也說到,無論我現在說什么做什么都是錯的。不管她是處于怎樣的心態說出的這句話,在江母面前,也是不爭的事實。


我想,江歌有著母親一樣的性格,從她和劉鑫的微信中可以看到她對劉鑫前男友的不屑與厭惡。

劉鑫回憶說到,當時江歌在外面用很大的聲音質問到:“你怎么知道我家地址的,請你立刻離開我家。”無論是語氣,還是說出的內容,這都是一種完全不給對方留有余地的應對方式:

一個曾經跟蹤了她們一路的人,一個陰郁著臉在后面碎碎念了一路的人,在這種時刻,以倔強的,不服輸的,或許還帶有輕蔑的態度來對待這樣一個人,可想而知,她把自己放在了怎樣的一種境地。

我們當然應該團結友愛,疾惡如仇,可身在社會,與人打交道,還是要先學會自我保護。江歌也曾想過報警,但因為劉鑫的堅持而沒有實行。那個不能報警的原因更重要還是避免威脅與跟蹤更重要,友誼至上,不能凌駕于自己的生命之上,自己應該有所判斷。

最后說一句自己的觀點:無論如何,不要輕易把一個人逼到絕境,也包括現在我們對待劉鑫,這個“狡黠”的姑娘。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卡夫卡是現代文學的奇峰,他的作品看似孤獨特異的絕頂,荒謬怪誕的山巔,但是后來越是杰出的作家越喜歡他。 然而如果沒有...
    Easen的卡片寫作人生閱讀 553評論 0 1
  • 今晚講《小熊寶寶之睡覺》。媽媽這幾天好累,所以每次講到小動物們打呵欠,媽媽都是真心實意的現場演譯呀!還要感謝小動物...
    給你們_樂樂與開心閱讀 215評論 0 1
  • Save Load
    Nick_Zuo閱讀 28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