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不會有一個時刻,覺得自己是一只干枯的絲瓜…
我現在就是……
我已經陪伴孩子2個月又10天
我覺得特別的累
情緒也變的不好起來
然后…我意識到我要注意調整自己了
比如…先撒手
然后…做自己想做的
并且…不給自己時間限制
這算不算任性?
當然,這是我的選擇。
而且,我覺得此時此刻對我來說特別珍貴。
第一、我察覺到了我自己的問題——我的情緒不好!而不是我的孩子不好或者我不好,是因為我太累了導致的我情緒不好。
第二、我很明確我的需求——我要休息,休息到我覺得可以了為止;
第三、休息不代表我什么事都不干,而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做一次選擇——選擇我想去干什么不想去干什么,并且跟孩子們達成一致——媽媽想要的是什么,必須做的是什么,他們需要媽媽協助的又是什么。這也是在確立自己界限的部分。
第四、當我察覺到了選擇這一部分,我也用同樣的方法來幫助我的女兒。
今晚他要跟弟弟睡在上鋪——一張一米寬的床上,弟弟還在上面放了一只至少60公分高40公分寬的熊。有多擠可想而知。
兩個人在短短20分鐘發生了兩次關于空間問題的沖突。然后女兒開始跟我告狀。我問她有其他選擇嗎?然后她選擇自己來下鋪睡。
下來我們閑聊了幾句。我說原來我跟弟弟在下鋪,你跑過來在我們腳底睡一晚,比現在更難受,但是你自己選擇的,也一樣睡的很開心,對嗎?
她說,是呀。
所以如果你覺得不舒服了,就想想怎么讓自己舒服,然后做個選擇就好了。
她想了想說,剛剛我給她梳的辮子如果帶著睡覺就會覺得不舒服。然后我們就很開心的把皮套解開了。
現在他們兩個都開心的睡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該修煉的功課,我們不能為孩子保駕護航一輩子,所以趁早學會兒孫自有兒孫福,早點放手,好好修行自己才是。
最近的感受就是在各種情緒里打滾,過程很辛苦,我仿佛跟一個狡猾的敵人戰斗一樣,在戰斗中成長。
我說辛欣,今天的小小感悟,愿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