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圖片助您快速分辨母豬奶水不足
哺乳期對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充分發(fā)揮母豬泌乳力的優(yōu)勢,提高母豬利用率,保證母豬分泌較高質量的乳汁,也就是說母豬轉化乳汁的品質和數量,可以有效提高哺乳仔豬的成活率和斷奶窩重,同時要維持母豬良好的體況,保證斷奶后能正常發(fā)情配種。
1 乳汁的作用
母豬泌乳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仔豬的成活率情況,而乳汁質量的好壞決定仔豬的健康生長。乳汁是仔豬早期必須的營養(yǎng)來源,仔豬自出生至斷奶,其主要營養(yǎng)來源于乳汁。乳汁的主要作用是為仔豬提供被動免疫力,提高抵抗力,滿足仔豬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
1.1乳汁的成分,乳汁可分為初乳與常乳,分娩后3d以內的乳汁為初乳,初乳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可為初生仔豬提供抗體,初乳干物質和蛋白質較常乳高,而乳脂、乳糖、灰分等較常乳低,新生仔豬主要是通過吸食初乳獲得母源抗體來獲得免疫力,同時也是是仔豬早期獲得抗病力最重要的來源,尤其指3日內乳不同,而且初乳中含有鎂鹽,具有輕瀉性。初乳的酸度高,有利于消化道活動,可促使胎糞排出。因此,仔豬出生后,必須保證吃足初乳。
而常乳隨著母豬分娩天數的增加,乳汁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逐漸降低,同時隨著日齡的加大,母豬所分泌的乳汁不能滿足仔豬生長所需要的食量,同時2-3周齡是免疫球蛋白的“青黃不接”階段,被動免疫下降,出現所謂的“奶瀉”現象,所以要在仔豬5-7日齡進行早期教糟補料,為生長發(fā)育及斷奶打好基礎。
2 泌乳規(guī)律
整個泌乳期泌乳量呈曲線變化,一般約在分娩后5天開始上升,至12~17天達到高峰,之后逐漸下降。不同乳頭的泌乳量不同。前面幾對乳頭的乳腺及乳管數量比后面幾對多,排出的乳量也多,尤以第3~5對乳房的泌乳量高。仔豬有固定乳頭吸吮的習性,可通過人工輔助將弱小仔豬放在前面的幾對乳頭上,從而使同窩仔豬發(fā)育均勻。
當仔豬生長到15日齡時,仔豬的生長需求完全依靠母乳,而母豬的泌乳量不能完全滿足仔豬的食量,所以要在早期進行教槽工作,母豬泌乳不夠時,仔豬可利用外源性食物(即飼料),來滿足飽腹感,從而也可降低斷奶應激。
哺乳母豬的泌乳規(guī)律是哺乳母豬合理給料的重要依據。為保證母豬在哺乳期間能夠良好的食欲,應在產前減料,產后逐漸加料,分娩,斷奶當天不給料,產后3——5天母豬視膘情,恢復情況,消化能力及哺乳情況,逐漸增加日糧量,對個別體質虛弱及肥胖的母豬,不宜過早加料,因為此時的母豬體質虛弱,代謝機能未完全恢復,過早的加料反而會造成消化不良,燒食,厭食等現象出現,從而影響以后的食欲,同時也造成乳汁發(fā)生變化,間接的影響仔豬的生長。
另外隨著仔豬的生長,對乳汁的需求量越來越多,應適當加量,有條件的可以自由采食,同時對仔豬進行早期教槽工作,盡早讓仔豬養(yǎng)成采食飼料的習慣,以免仔豬過度依賴母豬,即使發(fā)生脂肪性腹瀉,也可早期斷奶。
3 保護母豬的乳房
在保證母豬泌乳力的前提想,應首先考慮如何保護好母豬的乳房。
母豬乳房乳腺的發(fā)育與仔豬的吸吮有很大關系,特別是初產母豬,一定要使所有的乳頭都能均勻利用,以免未被吸吮利用的乳房發(fā)育不好,影響泌乳量。
3,1仔豬不打牙會造成母豬乳房被咬傷,同時仔豬與仔豬之間的打斗也會引起仔豬鏈球菌等疾病,打牙時要注意打牙的角度,長度,防止引起仔豬牙齦炎,圈欄應平坦,特別是產床要去掉突出的尖物,防止剮傷剮掉乳頭。
3,2母豬分娩后體質差,圈內衛(wèi)生條件差,導致體表污染,容易發(fā)生乳房和子宮感染。故必須搞好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及時淘汰老齡母豬,做好產圈消毒和接產護理,保持母豬乳房及后軀清潔衛(wèi)生。
3,3在分娩時和泌乳早期,飼喂抗生素能減少母豬子宮炎和分娩后短時間內偶發(fā)缺乳癥的發(fā)生,同時也跟母豬的膘情也有一定的關系,通常過肥的母豬易出現無乳綜合癥,瘦弱的通常證明吧能力及營養(yǎng)轉化為乳汁代養(yǎng)仔豬。
3,4預防乳房炎,母豬的乳房炎由于哺乳期仔豬中途死亡,個別乳房沒有仔豬吮乳,或母豬斷奶過急引起的乳房炎癥,一般表現為乳汁停止分泌,使個別乳房腫脹,乳頭損傷導致的細菌感染引起乳房炎.針對此類病例治療時應做好斷奶前減料工作,用手或濕布按摩乳房,將殘存乳汁擠出,每天擠4~5次,2—3d乳房出現皺褶,逐漸上縮。如乳房已變硬,擠出的乳汁呈膿狀,可注射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br>
4 影響母豬泌乳的因素
4.1營養(yǎng)。母乳中的營養(yǎng)物質來源于飼料,若不能滿足母豬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母豬的泌乳潛力就無從發(fā)揮,因此飼糧營養(yǎng)水平是決定泌乳量的主要因素。在配合哺乳母豬飼糧時,必須按飼養(yǎng)標準進行,要保證適宜的能量和蛋白質水平,最好要有少量動物性飼料,如魚粉,骨粉等。同時要保證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否則不但影響母豬泌乳量,還易造成母豬癱瘓。? 泌乳期飼養(yǎng)水平過低,除影響母豬的泌乳力和仔豬發(fā)育,還會造成母豬泌乳期失重過多,影響斷乳后的正常發(fā)情配種。
4.2、飼養(yǎng)。
4.2.1飼料單一,適口性差,母豬沒有食欲,污染,冰凍,采食量下降造成母豬沒有足夠的營養(yǎng)來轉化乳汁,迫使轉化體內脂肪來滿足仔豬,一方面造成母豬失重過大,另一方面造成仔豬不能消化脂肪乳而造成腹瀉。
4.2.2同時母豬若供水不足或不供水,都會影響豬的泌乳量,常使乳汁變濃,含脂量增多,引起仔豬消化不良,造成腹瀉,同時母豬失重也比較大,在夏季可在飲水中添加適量的食鹽來增加母豬的飲水量。
4.2.3保證穩(wěn)定的溫度,減少溫差的前提是保證母豬的食欲,尤其是在高溫高濕的夏季,必須控制好溫度,降低熱射病,熱應激等,在春秋兩季,天氣溫和涼爽,青綠飼料多,母豬食欲旺盛,其泌乳量也多;冬季嚴寒,做好防寒保溫,此時母豬消耗體熱多,泌乳量也少,所以要相對提高母豬的采食量,來滿足母豬的自體消耗,母豬才能轉化更多的乳汁。
5 飼喂
哺乳期的平均飼喂量沒有特定的標準,要完成哺乳仔豬和恢復自身的雙重任務,根據胎次,膘情,代仔數,環(huán)境及飼養(yǎng)員素質等因素來合理給予采食量的。當母豬代仔數超過十頭時,那么各種的消耗更大,所以提高母豬的采食量,不僅僅是為以后的繁殖周期打下基礎,也為哺乳仔豬提供抗原??梢耘浜弦恍┣嗑G時蔬牧草,刺激食欲,提高采食量。多喂些青綠多汁飼料,如南瓜、胡蘿卜、牛皮菜等,有利于提高母豬的泌乳力。
6 母豬的年齡與胎次
一般情況下,初產母豬的泌乳量低于經產母豬,原因是初產母豬乳腺發(fā)育不完全,又缺乏哺育仔豬的經驗,對于仔豬吮乳的刺激,經常處于興奮或緊張狀態(tài),加之自身的發(fā)育還未完善,泌乳量必然受到影響,同時排乳速度慢。一般體重大的比體重小的母豬泌乳量要多。因為體重大的母豬失重較多,這是多用于泌乳的需要。
7 合理的代仔密度
母豬一窩帶仔數多少與其泌乳量關系密切,窩帶仔數多的母豬,泌乳量也大,但每頭仔豬每日吃到的乳量相對較少。母豬的放乳必須經過仔豬的拱乳刺激腦垂體后葉分泌催產素,然后才放乳,而未被吃乳的乳頭分娩后不久即萎縮,因而帶仔數多,泌乳量也多。
根據每頭母豬的胎次,體質,泌乳質量,合理調整代仔數量,保證仔豬的均勻度,在代養(yǎng)寄養(yǎng)時,應選擇母性好,乳汁質量高的母豬來擔任“后媽”角色。同時在固定奶頭時應把體質小或者弱仔固定在前三對奶頭上,降低應激。調整母豬產后的帶仔數(串窩、并窩),使其帶滿全部有效乳頭的作法,有利于發(fā)揮母豬的泌乳潛力。產仔少的母豬,仔豬被寄養(yǎng)出去后,可以促使其盡快發(fā)情配種,從而提高母豬的利用率。
在妊娠期間控制好母豬的膘情,杜絕過肥或過瘦現象,通常表現為:當母豬后臀出現“封襠”,就已經超肥了,母豬出現“魚背”“刀背”說明就已經偏瘦了,所以在妊娠期一定要控制好母豬的膘情,對哺乳期間的管理有很大的幫助,在母豬分娩初期加強飼養(yǎng)管理,應在產前減料,產后逐漸加料,分娩,斷奶當天不給料,產后3——5天母豬視膘情,恢復情況,消化能力及哺乳情況,逐漸增加日糧量,對個別體質虛弱及肥胖的母豬,不宜過早加料,因為此時的母豬體質虛弱,代謝機能未完全恢復,過早的加料反而會造成消化不良,燒食,厭食等現象出現,從而影響以后的食欲,同時也造成乳汁發(fā)生變化,間接的影響仔豬的生長。
8 飼養(yǎng)員的責任心
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對母豬的觀察力度,做好母豬分娩護理,比如分娩,采食量,糞便,精神狀態(tài)等工作細節(jié),有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并及時處理,做到勤觀察,早發(fā)現,早治療,早預防。
9 環(huán)境因素
管理工作的好壞,對泌乳也有較大的影響。創(chuàng)造安靜的環(huán)境,高標準的衛(wèi)生,適宜的溫度,保證母豬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對母豬的泌乳有很好的輔助效果。哺乳舍內應保持清潔、干燥、安靜,禁止喧嘩和粗暴地時待母豬,不得隨意更改工作日程,以免干擾母豬的正常泌乳。若哺乳期管理不善,不但降低母豬的泌乳量,還可能導致母豬發(fā)病,大幅度降低泌乳量,甚至無乳
10 其他
10.1、母豬發(fā)情:母豬在泌乳期間發(fā)情,常影響泌乳的質量和數量,同時易引起仔豬的白痢病,泌乳量較高的母豬,泌乳會抑制發(fā)情。
10.2、品種:母豬品種不同,泌乳量各異。一般規(guī)律是大型肉用或兼用型豬種的泌乳力高,小型或產仔較少的脂用型豬種的泌乳力較低。
10.3疾?。喝缭谠缙谧o理部到位,會導致泌乳期母豬患病,如感冒、乳房炎、肺炎等疾病,可使泌乳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