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隨筆-《瘋傳——讓你的產品、思想、行為像病毒一樣入侵》讀后感

國慶節難得有5連休。今天是假期的第一天,但是前兩天過于勞累,導致今天只想宅在家里。

無聊的生活,總歸要找點事情做。網上尋覓了一些兼職工作,沒什么結果也就作罷。下午在某讀書會聽了幾本書,《瘋傳》《關鍵對話》《幸福的方法》頗有收獲。

《瘋傳》

這本書里以故事講述的方式告訴你讓所有類型的產品、思想、行為瘋狂傳播的科學方法。

如今互聯網時代,隨時都有奇跡發生,每個熱點或者生活的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情都有可能成為你賺錢的機遇。無論是產品還是個人都可以塑造成品牌進行傳播。

如何才能使傳播更有感染力?書中提到六大原則:社交貨幣、誘因、情緒、公共性、實用價值和故事。

社交貨幣,就像人們使用貨幣能夠購買商品和服務一樣,使用社交貨幣能夠獲得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更多好評和更積極的印象。

當你的產品,你的內容,或者你的人格有足夠的吸引力,人們就會愿意為你傳播為你買單。這也是為什么現在互聯網上那么多的干貨分享。其次,我們在營銷中要利用好杠桿原理。杠桿原理要求我們通過游戲放大客戶的感受,我們需要創造一種度量標志,讓人們知道并記錄自己所達到的成績,以表明自己比別人做的更好,達到了更加優越的水平來增加自己的社交貨幣并很好的調動人的成就動機。人的歸屬感的力量是很強大的。2008年,一家叫嚕啦啦的網站誕生,他們要求會員必須注冊才能購物,成為會員后才能參加限時搶購。每次限時搶購的時間都很短,錯過就會以雙倍價格正常銷售。2009年,他們銷售額達到3.5億美元。這個游戲的核心是讓客戶覺得自己是自己人。進入了一個小圈子。她會更加樂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特權。就好像閨蜜們說“別告訴別人”,這樣的消息傳的最快。

誘因,任何一個品牌的傳播行為都有一定誘因。用一些刺激瞬間激活人們的記憶,讓他們想到品牌相關的內容,這種刺激就是所謂的誘因。誘因刺激了口碑傳播行為,并在一定的刺激過后引發后續行為。我們可通過產品的使用頻率,易于理解的思想和觀念,周圍環境的刺激等方式,從而誘導人們的情感行為,達到傳播的目的。

情緒,能觸動情緒的事物經常能被大家談論,所以我們需要通過一些情緒事件來激發人們分享的欲望。有感染力的內容經常能激發人們的及時情緒。

公共性,可視性的力量

1.可視性對產品和思想是否流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你不知道鄰居使用的是什么牌子的牙膏,卻能清楚的看到他開的轎車的牌子,鄰居的購車行為實際上也影響到了你的購買決策;在調查了1500萬輛轎車的銷售記錄后,喬納·伯杰教授給出這樣的結論,近八分之一的轎車銷售受到像鄰居這種的社會影響。

2.使隱蔽的產品公開化。一群男生為了號召人們關注男性面部健康而相約蓄須,越來越多人加入,使人們看到了男性面部健康這個隱蔽的產品。粉紅絲帶,代表著對乳腺癌的關注。這都是隱蔽產品公開化的方法。同理,我們更容易討論掛在墻上的名畫,而非鎖在保險柜里的東西。

3.在產品中為自己做廣告,也是可視化的方法。當你用iPhone發了一條微信,后面會有發送自iPhone的文字,這就是他在給自己做廣告。這一招非常有效,可以讓你的產品可視化。雞蛋上甚至都可以印上廣告語。

4.創造行為剩余。人們在消費了產品之后還會做些什么,能否對周圍的顧客產生進一步的影響。這就叫做行為剩余。耐克公司以阿姆斯特朗為核心主題發布了一款黃色腕帶,黃色是環法自行車賽的標志,又特別醒目。六個月內,耐克賣掉了全部500萬條腕帶,供不應求導致eBay上的價格被炒到10倍。最終耐克賣掉了8500萬條腕帶。腕帶和舉辦一場比賽比起來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創造更多的行為剩余。有時候一個漂亮的包裝袋或者贈品就能夠激發行為剩余。(摘自原文)

能為人們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或者具有驚喜的價值,人們更愿意討論你。比如一些打折優惠信息,分享各種實用信息等等。

品牌的傳播,故事性讓人們更容易接受。通過故事可以快速便捷的向人們提供大量的商家信息。

以上是產品傳播的六大原則,無論是那種產品,還是個人品牌,都可以找到適合的營銷點,將你的品牌傳播出去。大家有興趣可再好好讀讀此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