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愛洗澡的人,與一本美味的洗澡雜志

有個人洗澡水喝多了,于是喝出了一本雜志;這個人洗澡洗蛻了皮,于是雜志成了個傳奇。

這首我胡編亂造的打油詩的主人翁叫Leonard Koren,他是當代洗澡文化領域(如果這也算領域的話)最有名的人物(沒有)之一。為了感謝「洗澡」這一上天的恩賜,他泡遍了全世界的澡堂,干了數不盡的荒唐事。每個浴缸都是他的情人,而他的一生(盡管他還沒死)就是一封封寫給浴缸的情書。


看!23男12女在洗澡!


Leonard Koren

跟很多「學什么就討厭什么」的應屆生一樣,1972年,剛從建筑專業(yè)畢業(yè)的Leonard Koren也討厭做建筑,卻惦記著他自己叫做「bath art」(洗澡藝術)的古怪項目。▲ Leonard Koren

說白了,就是讓朋友們一個個統(tǒng)統(tǒng)扒光,按他要求,置身于水、泥土、熱空氣、蒸汽等所有可以叫做「洗澡」的地方,他則在一旁拍照。

《23 Beautiful Women Taking a Bath》
《17 Beautiful Men Taking a Shower》

這些照片被制作成兩個作品系列《23 Beautiful Women Taking a Bath》(23個靚女在泡澡)、《17 Beautiful Men Taking a Shower》(17個帥男在淋?。?,然后被賣到了畫廊。

這種離譜的事不僅讓他干成了,還借此養(yǎng)活了自己。

最初拍攝的泥浴系列,被用在《WET》雜志第2期

一個混浴Party成了大事件


藝術家朋友們一個個英勇獻身,而Leonard卻沒出一分錢「模特費」。于是他又有了新點子,何不辦個答謝Party呢?至于主題嘛——很簡單,大家一邊泡澡一邊嗨!

他只花了450美元,就包下了一個俄羅斯猶太人風格的大澡堂,大泡池、桑拿房、蒸汽浴室、游泳池,甚至健身中心,一應俱全。

《WET》第3期 ,1976年10/11月刊

正因為這浴堂既破舊又邋遢,還能聞到一股揮之不去的東歐熟食的味道,與先鋒藝術家們平時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讓這事成為洛杉磯口口相傳的大事件。

沒被邀請的藝術家也都聞訊而來,《洛杉磯時報》做了長篇報道,就連時裝界傳奇人物Rudi Gernreich也親臨泡澡捧場……Leonard意外地火了。

混浴Party后來成為了《WET》雜志的招牌活動

泡澡泡出來的泡澡雜志

《WET》創(chuàng)刊號,1976年5/6月刊
有了這次意外成功的社交實驗,Leonard Koren開始幻想更多。別人都去吃三點三,而這個時間段,他都留在了浴缸里。有一天泡澡的時候,一滴熱水從天花板上滴到他耳邊,似乎在對他講「為什么不做一本雜志,用來慶祝水的這個基本元素為人類帶來的歡樂呢?」

而這個時候,Leonard完全沒有半點雜志經驗,也不會做平面設計。

后來,這本雜志從內容上,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一本以洗澡為主題,將設計、藝術、公共社會等領域串聯(lián)起來的獨立雜志;從排版設計上,它則促進了New Wave(新浪潮)、原型后現(xiàn)代(proto-PostMod)等藝術風格的普及,更被后人稱作「70年代晚期的新浪潮圣經」「美國雜志史上設計最棒的雜志」等等。

這本雜志名字叫《WET》,slogan是「一本美味的洗澡雜志」(The Magazine of Gourmet Bathing)似乎是在說:洗澡水很好喝……本該莊重的地方,Leonard Koren卻選擇了荒誕。


LOGO里的納粹與丁丁


1981年7/8月刊
這種荒誕感貫穿著這本雜志的始終。比如「WET」的logo設計,Leonard Koren是這么說的:

W:由兩個重疊的V組成,就像納粹黨的十字記號「卐」一樣,有種挑釁的力量;

E:中間一橫被斜45°切斷,就像是一次害羞的勃起,有種sex的意味;

T:堅固、可靠、man!

「三個字母合一塊,轉達了日耳曼人的特色——韌性,剛性;而‘wet’(濕)卻是個液態(tài)的概念——蔫的,軟的……我喜歡這種矛盾:字面意思與圖形傳達正好相反。

《WET》的存在就像是給全世界開了個玩笑。如果說《WET》是一個大浴缸,那么雜志上那些文字、照片、插畫,就像是飄過浴缸的成群結隊的泡泡。所有雜志上的內容,不管是封面故事、時裝、生活方式、人物特寫、圖片專題……統(tǒng)統(tǒng)都在洗澡!

戴浴帽的人們
「任何一個曾經泡過澡的人都可以參加的設計比賽」,鼓勵人們對浴室、浴缸、肥皂進行再設計
可充氣的中國雨帽
▲ 雜志目錄:來點power

很多大牌都上過這本刊,音樂圈的有James Brown、Iggy Pop、David Byrne,影像圈的包括Helmut Newton、David Lynch……統(tǒng)統(tǒng)是邊泡澡!邊訪問!

就連Leonard Koren與投資人Max Palevsky簽合同的地點,也選擇了水底……

《WET》到底要干什么呢?Leonard曾經這樣總結雜志的編輯理念,將泡澡上升到形而上的高度。

水分、蒸汽、空氣、泥土——都是珍貴的資源,應該被珍惜和保護,需要點power來加熱;

干凈幾乎是不可能的(但要不斷努力嘗試);

赤裸基本上一直是絕妙的想法;

除其他魅力之外,洗澡是一個多元化的比喻。

作為一個曾經的雜志編輯,主編要是這么和我講話,我一定認為他瘋了。

給雜志寫小說的Charlie Haas這樣說:「‘洗澡’(bathing)的意思就是要享受這個世界。這是對那些較真的人(特別是較真得過了頭)的一種惡搞?!?/b>


全美國的怪人都為他免費干活


《WET》是Leonard Koren一個人的雜志,意思是說:公司只有他一個人,很多活都得找朋友和熟人幫忙。更離譜的是,所有貢獻者基本都是免費給他干活。這被看作是「美國出版業(yè)的一個奇跡」。Charlie?

說:「我領到過‘報酬’,如果真的有的話。100美元——前提是如果有品牌在《WET》上投廣告的話。」一些作者則拿到了陶器充當報酬,因為陶藝家Peter Shire在《WET》上為他的瓶瓶罐罐投過廣告,「廣告費」也是那些瓶瓶罐罐。

1980年5/6月刊

以《辛普森一家》聞名于世的漫畫家Matt Groening,就在《WET》接到過人生中最廉價的一筆稿費——一根熱狗。

▲ Matt Groening為《WET》創(chuàng)作的漫畫《Forbidden Soaps》

「我到了辦公室,Leonard說他希望我為《WET》畫些漫畫,我同意了。然后他說,‘走!我?guī)闳コ晕顼埲?!’我們走到一個賣熱狗的小攤,他停下來問我,‘你想吃什么?’」

很多人為雜志寫文章,完全出于對自己選擇的圈子的認同,「你生活在大城市里,需要找到屬于自己的小部落。這本雜志就是我們這群人的樂園?!?/b>Charlie ▲ Matt Groening為《WET》創(chuàng)作的漫畫《Forbidden Soaps》這樣說。文化評論家Kristine McKenna則是因為「可以做點瘋狂的事」來到了《WET》。

雜志內頁「藝術是個臟東西,但是有人就愛搞它」

沒有員工,反而讓雜志更自由。當被問及藝術風格時,Leonard這么說,「我也不知道,因為各種風格的藝術總監(jiān)都在為《WET》干活?!?/p>

好景不長,1981年,在第34期雜志出版之后,《WET》???。跟許多獨立雜志一樣,最大的原因是錢,雜志過于先鋒的做派,早就嚇跑了投資商。

破產負債的Leonard與一箱過刊,在一間車庫里躲了好幾個月,直到他移居日本,從此在美國出版界「人間蒸發(fā)」。曾經讓美國嬉皮士們在浴缸里沸騰的這5年,畫上了句號!

>>>《WET》??耍葋砘仡櫹職v史上一些經典的封面


跑遍全世界尋找最完美的澡堂


到了日本之后,Leonard Koren開始給雜志寫專欄,給電視臺做節(jié)目,話題依然離不開洗澡。重新活過來的他,開始遍布全世界尋找洗澡圣地,并將所見所聞所泡記錄在《Undesigning the Bath》(未經設計的洗澡)一書中。

《Undesigning the Bath》的繁體中文版《體驗泡澡》

他去了日本和歌山,躺在距離海面30米的「泡澡吊籃」里,一邊在日式浴缸里泡澡,一邊隨纜車移動,欣賞峭壁美景;

他跑去火山附近,火山巖石的礦物質與空氣交相反應,形成暫時性的水塘,一邊在荒無人煙之下泡澡,一邊觀賞極具魅力的火山背景;

還去了哥斯達黎加以大圓筒、軟管和木板支架所組成的叢林淋浴間,整個森林都成了浴室;

還有設于日本溫泉的沖打浴場,借助下沖流水的重量與力道提供了強勁的按摩功效……全世界你難以想象的角落,都是他泡澡的圣地。

「浴室應該是逃離科技世界蹂躪的地方!」在Leonard看來,「人體力學」、「用戶友好」都是扯談,洗澡是無法設計、不能量化的,「從根本上講,一次完美的洗澡體驗必須是主觀的?!?/b>

Leonard Koren的日式洗浴教學書《How to take a Japanese Bath》

2012年,玩了30年躲貓貓的Leonard,重回美國大眾的視野。他推出了一本回憶錄《Making WET: The Magazine of Gourmet Bathing》,回憶起那些年又犀利又荒唐的青春。

一切仿佛又回到原點,就像他在創(chuàng)辦《WET》時,曾經說過的:「浴室里根本不需要詩人,它本身就含有一首原始詩歌的所有元素」:

水與蒸汽;

熱、冷,或者溫;

赤裸的;

靜與動;

有光


?本文由「佰子灣原創(chuàng)發(fā)布,作者:小耳。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看了不少官場小說,讀的時候很暢快,想一直看下去,看完卻很空虛,不知道有什么實際意義,囫圇吞棗,看過忘過,似乎什么也...
    kwork1988閱讀 337評論 0 1
  • Ctrl+Shift+P:打開命令面板Ctrl+Shift+V:粘貼并格式化Ctrl+F:查找Ctrl+H:替換 ...
    藍淺藍深閱讀 31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