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到一個事業,而不是找到一個職業
也許有人會說兩者有什么不一樣的么?在我而言確確實實不一樣,事業是為之奮斗,充滿激情的工作,職業只是安身立命求生存的飯碗,兩者差別很大,這兩個月里,我想我找到了,相比于以前枯燥的的程序員工作,我能沒日沒夜去探索需求、去寫文檔、去全面思考邏輯關系、去畫原型圖,這就是差別,事業和職業的差別。
二、用自己熱愛學習的心去探索一個行業。
產品經理其實大家并不陌生,在中國大致泛指“互聯網產品經理”,在這一塊方向也很多,在這兩個月里,看別人的博客、看別人的課程,每一天都可以充滿熱情,去摸索,就像讀書一樣,讀的越多也覺得自己一無所知,所以越是走進一個行業,學會發現自己知道的很少,面對不同的困難,真正的職場人不是去只提出這問題怎么解決?而要通過自己搜集整合問題的最優解決方案,就像產品經理的行業來說,這個職位是企業為了保障多個產品線同時進行的職位,所以他的事務很雜亂,大致分為這一塊:
1.技能要求
1.1.探索需求,討論輸出需求文檔(BRD.MRD.PRD.FSD)
1.2.axure.軟件使用.office 軟件熟練使用
1.3.兼職項目經理,實現項目驅動
2.思維方面
2.1.互聯網思維:能對不和諧的用戶體驗提出互聯網解決方案。
2.2.產品邏輯的梳理和全面細節的考慮。
3.溝通方面
3.1.和產品線的各個人員溝通(研發、運營、市場、測試、設計)以及不同的溝通技巧
3.2.和老板溝通(這里面憑借經驗)
在兩個月以前,我連幾個文檔我都不知道,在這兩個月里,一是因為危機感,二是因為熱愛,還能做了兩個項目落地。有時候危機是自己重生的助力器。
三、在成熟的路上更近一步
在說成熟之前,先說說以前不成熟的缺點吧
1.不知道自己不成熟,還在這里面自鳴得意。
2.控制欲太強。
3.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4.太過張揚,
也許還有更多,這幾個不成熟的里面包含很多的細節,兩個月的時間,真真正正的讓我明白了:
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知道自己不知道,為上,不知道自己的不知道,是病)
2.知而不言,言必有方(套用老子和論語的話,第二句是自己的理解)
3.夫唯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彼岸精神)
4.守靜篤,致虛極(情緒化百無一用,直面自己內心)
成熟的路要用一生去走,要學要看的東西還很多。
四、中庸之道非你我等理解之中庸
“中庸”,不是妥協,而是在事物之間求一折中,往往折中是通過主觀判斷最好的方式,“天才”和“精神病”往往都在這折中之下背靠背而已,轉過身了,都是一樣。有一些混沌的概念,是無法能直接定義的,會陷入循環論證的誤區,當走進這個誤區,要么是走出來的天才,要么是不愿出來的精神病。所以不代表妥協的折中,往往是禪宗、道宗、儒家最機智的精神指引。
五、讀書是最簡單的升級
靜心讀書,讀書也讀人,當上升一定高度,化為我們的血骨的時候,它的力量會將原來的我們打碎,注入新的靈魂。會讓我們面對坎坷,是那么坦然;面對跌宕,是那么的樂觀。面對一切,依舊有詫異的內心但是少了大驚小怪的表情,這一切都是精神的書籍帶給我們的自信,在兩個月里修人修心,慶幸一直保持閱讀,雖然忘了很多,但內化成自己的部分,也依舊能使我變得靜水流深,而依舊充滿自信,閱讀讓我知道這世界不像小鴨子說得那么的淺顯,也不想牛伯伯說得那么的深。
六、對各種知識充滿熱情
在這兩個月里,學了各種各樣,除了產品行業本身,包括大數據hadloop、stm32 、ps 、英語、交互設計、前端(html、css、javascript)都有所涉獵,雖然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沒有學那么的精細,但是這確是最好學和最愛學的兩個月,希望這樣的激情一直保持下去,對一切的周遭保持熱情。
兩個月的時間很多,確也收獲良多,技能、思想,愿這兩個親愛的朋友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依舊能形影相隨。
2017.8.19.民大冉智禮